2014年9月17日,在樊锦诗的贴心安排下,伊维德得以在一天时间内走进16个洞窟,仔仔细细地观摩、欣赏。在莫高窟爬上爬下,徒步超过5个钟头,对于70岁的老人来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然而,整个参观过程中,伊维德兴奋非常,毫无倦意,并幽默地说自己是“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意指体力完全可以胜任。
从事中国戏曲研究的伊维德对壁画中的乐器尤感兴趣。在《伎乐图》前,伊维德看到了著名的“反弹琵琶”,在浏览其他壁画时,他也总是能快速发现当中的乐器,饶有兴趣地“清点”弦数。同时,由于近年来专心于中国民俗故事的翻译,他又对壁画表现的传说、故事颇为上心,与同行的时任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秘书处参赞的迟润林互动不断。在规模庞大的61号窟,伊维德遍览四壁和窟顶,讲解员的手电筒每照亮一处,他都会发出连珠炮式的提问......可以看出,他不想放过任何获取信息的机会。
伊维德走进莫高窟 |
傍晚时分,意犹未尽的伊维德走出洞窟,来到敦煌研究院敦煌资料中心,与敦煌研究学者深入交流。实际上,爱书如命的伊维德一路上一直留意关于敦煌的各种书籍,在抵达敦煌市的当天晚上,他还抽出时间踏足市内书店。敦煌资料中心的丰富收藏再次满足了他对文献的渴望。在王道士以珍贵经卷换取的钱财修建的楼阁前,伊维德面色凝重地留影。伊维德对比实体洞窟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制作的虚拟球幕电影,感叹说,如果整个莫高窟能够通过数字化手段展现在全世界面前,该是多好的一件事。参访过程中,他还注意到,作为世界闻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莫高窟至今没有丝毫商业气息。在他看来,这一点难能可贵,在更好地保护壁画等文物的同时,也维护了莫高窟作为“学问圣地”的尊严。
伊维德与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参赞迟润林(左)参观莫高窟 |
在与伊维德的攀谈中,笔者了解到,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中国白话小说(形成时期)。他认为,作为专业的讲故事(说书),并不是小说或短篇小说形式的唯一起源,白话小说是从以前已经存在的各种文学样式中广泛吸取营养而形成的。如变文的出现促进了口语的书面化,同时也有助于长叙事文学的发展。敦煌变文正是这些文学样式的一种。如著名的元杂剧《汉宫秋》,讲述的是汉元帝与妃子王昭君之间的悲剧爱情故事,这一故事不断激发着中国诗人和画家的灵感,在敦煌遗书中就有一篇关于这一故事的变文。
伊维德与樊锦诗、迟润林交流 |
在与樊锦诗对话时,伊维德笑容满面,侃侃而谈。在他看来,与“敦煌的女儿”对话,是此行中最大的收获之一。能够亲手将所著的有关敦煌变文的著作送给樊锦诗,他感到满足。
4·顺访榆林窟、登上嘉峪关城楼
此行中,伊维德还顺访了榆林窟。榆林窟又名万佛峡,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原安西县)城南70公里处。洞窟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直立的东西峭壁上。
绝壁之间,河床之上,一块不大的地,地面上闲散地长着几棵高大的榆树,榆林窟正是因此而得名。当天,阳光灿烂,风沙袭人,长长的谷底显得更加内敛和深沉。
伊维德在榆林窟留影 |
从洞窟形式、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看,榆林窟与莫高窟十分相似,是莫高窟艺术系统的一个分支,历来被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如果说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居于全国石窟之冠,那么,榆林窟就是仅次于莫高窟的壁画艺术宝库。榆林窟壁画多为唐代至元代800年间的作品,内容十分丰富,有场面宏大的巨幅经变画,形象生动的单幅佛像画,装饰图案和种类繁多的奇花异草、飞禽走兽,还有一定数量的当时社会生活、生产、科技等现实画面。从唐到元,历代都有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