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访华成果
(一)开展中外学术对话、增进思想交流,促进了学者与我国文化机构的合作。
在华期间,伊维德参加了1场研讨会、举办了3场讲座,与中国同仁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
在由中国文化报社理论部主办的第三期“艺海问道”文化论坛上,伊维德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兼中国文化报社社长刘承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副董事长、中国文化报社总编辑宋合意,中国文化报社副总编辑徐涟,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副总经理陈建祖,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孙崇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郭英德等围绕“东西方比较视野中的中国戏剧精神”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伊维德从古典戏剧研究的角度,对于今天的戏剧创作、演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他认为,应降低欣赏戏剧的门槛,让更多的人了解戏剧的魅力。
在北京戏曲评论学会主办的北京戏曲评论家高级研修班讲座上,伊维德与时任北京戏曲评论学会副会长张永和、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靳飞、监事长徐玉良,梅兰芳纪念馆馆长秦华生及北京大学教授高远东、戏曲理论家周传家等众多戏曲评论界人士展开对话。在这场专业性极强的讲座上,作为主讲人的伊维德提出的“中国京剧比话剧更具现代性”“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美学体系对西方影响深远”等观点,被中国学者广为赞同,频见于国内媒体报道。
在北京大学,伊维德就元杂剧的版本及翻译问题举办了一场讲座。伊维德将治学生涯和专业话题融会贯通,整场讲座既富含学术营养又不过于艰深。伊维德指出,西方人最早翻译元杂剧是基于语言学而非文学的需要。此次讲座激发了学子们的思想火花,现场提问的火热程度不亚于伊维德在哈佛大学执教之时。
(二)帮助伊维德实现学术心愿,增进其对中国文化的认可,为其之后的汉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与新的学术课题。
伊维德在给中方工作人员的信中写道,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愉快经历,对他今后的汉学研究大有裨益,令他十分受用。此次访问特别尊重学者本人的学术特点,堪称为伊维德量身打造,助他圆满实现了实地考察河西宝卷与敦煌莫高窟这两大学术心愿。
伊维德曾将《孟姜女宝卷》、《二度梅宝卷》翻译成荷兰语,撰写多篇关于宝卷研究的学术论文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2014年9月15日,在集有众多“宝卷”抄本、刻本的酒泉市肃州区文化馆,伊维德重点观看了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酒泉宝卷展柜,与非遗保护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参观完展厅后,观看了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乔玉安与其三个徒弟的宣卷表演和省级非遗保护项目肃州民歌的演唱。
在2014年10月18日举办的中国宝卷国际研讨会暨中国俗文学学会2014年年会上,伊维德提交的论文,回顾和总结了20世纪以来欧洲、北美及个别俄国学者用英文研究和翻译中国宝卷的情况。
此次访华行程中,敦煌是一大重点。在北京国家典籍博物馆敦煌遗书展厅,珍贵的敦煌文献令伊维德流连忘返。在甘肃省博物馆,伊维德遍览“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中甘肃省博物馆及28个地县博物馆的顶级考古发现,其中与敦煌有关的珍藏为数不少。参观这两个大展,为伊维德的莫高窟之行做足了铺垫。
2014年9月16日,伊维德参观了榆林窟的6个洞窟。2014年9月17日,伊维德与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会见,并实地考察了莫高窟16个洞窟。同时,伊维德还参观了敦煌研究院敦煌资料中心,与敦煌研究学者深入交流。
此外,伊维德登上了嘉峪关古城楼,感受了月牙泉和鸣沙山的大漠风光。伊维德表示,这次访华让他看到了古老的、真实的中国西部,这是之前从未有过的经历,将对他今后的治学产生重要影响。
(三)全程报道访华行程,大力宣传了“东方文化研究计划”。
此次访华行程的一大特点是全程报道,不仅见报及时,而且形式多样。
《中国文化报》相关报道达6篇,其中的文字报道包括1则消息、4篇2000字左右的通讯和1次整版报道,刊发新闻图片14幅,图文并茂地呈现了此次访华行程的全貌。
中新社、文化传通网、中国文化传媒网、《京华时报》、网易、凤凰网、中国社会学网、中国民族宗教网、中国日报网、《北京西城报》等主流媒体对有关文章进行了转载。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俊新与伊维德合影 |
四、后续成果
(一)难忘中国朋友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俊新与伊维德的会面,为此次“东方文化研究计划”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曾在中国驻荷兰使馆工作多年的董俊新提及昔日旧事,两人不禁感慨,相约未来继续合作,再续此情。原来,1990年至1994年,董俊新被派驻中国驻荷兰王国大使馆文化处工作,任负责人。当时,伊维德任荷兰莱顿大学人文学院主任,他与奚如谷合作翻译的《月与琴:西厢记》于1991年出版,在荷兰引起了高度关注。
学术碰撞与实地考察固然令人激动,更令伊维德难忘的则是与中国人结下的深厚情谊。此行中,伊维德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中国文化人的质朴与热情。伊维德自知,他的研究领域即使对于中国人而言,也是小众与精深的。或许,在学术交流的过程当中,与中国文化人之间结下的难得情谊,才是引他进一步浸润于中国文化的“法门”,而这也正是“东方文化研究计划”的主旨之一。
“东方文化研究计划”结束了,伊维德与中国学界的互动也因为此次计划而大大增多了。此后,他又多次应邀访华。如2014年10月18日、19日,伊维德又赴扬州,参加中国宝卷国际研讨会暨中国俗文学学会2014年年会。2016年6月19日,受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戏剧戏曲学研究中心邀请,伊维德就“西方大学中的中国传统戏剧研究”这一主题与师生们进行了交流。最近一次是2017年6月19日,伊维德赴广东,作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主办的岭南译学前沿讲座的主讲人,就中国古典文学翻译话题与师生切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