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荷兰历史学家包乐史访华纪行

2019-03-20 17:00:28

(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

 

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包乐史以《比较视角下的莱茵河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为题举行了小型学术讲座。讲座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协办。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邓小南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主任何晋教授等悉数出席,足见中国学界对这位华侨史研究专家十分看重。

包乐史中文说得好,地道的北京话张口就来,流利恰当的中文表达与不时蹦出的诙谐语句,营造出自由活跃的氛围。他从运河流域的社会生活讲起,阐述了莱茵河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的相似性与可比性。包乐史认为,自中世纪起,莱茵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一直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二者人类社会文明的起起伏伏也构成了世界史最传奇的部分。真正令这两条河流系统独立于世界河流系统的,应该是二者卓越不凡、持续前进的历史发展。

“年届古稀,还试图在学术领域开拓新的研究方向,这种不断创新的勇气和好奇心,在历史学界不多见。”慕名前来聆听讲座的《中国经营报》主笔谭洪安说,之前读过不少包乐史的文章著述,但见面这是头一回,包教授毫无架子、轻松随意,相当有亲和力。

在北京大学举办讲座之后留影。

 

2·在北外,书中收获情谊

2016年10月13日,包乐史前往北京外国语大学进行交流访问。在赴北外之前,包乐史仔细查阅了北外学者的学术成果和介绍。毕竟,这是一所以语言教学而非历史研究闻名的高校。一天下来,包乐史赞叹道,想不到北外有此等研究机构,有这样的学者。

包乐史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交流。(前排左起张西平、包乐史、梁燕)

 

会谈和讲座安排在图书馆举行,别开生面。这大概是因为,包乐史前不久获得了中国政府颁发的“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书桌上,包乐史的著作一一排开,《看得见的城市》、《苦涩的结合》、《公案簿》等一应俱全。令包乐史格外惊喜的是一本书是《中荷交往史》。此书为1989年他应荷兰女王要求编著,如今已很难找到。作为活跃的学者,他与前荷兰女王的私交甚好,陪女王访华时,还上演过带荷兰女王微服私访的插曲,至今被传为美谈。

书山中聊学问,分外惬意。此次座谈的领衔教授是北外文化研究院荣誉院长张西平,他开门见山地提出,希望重新出版包乐史的部分著作。

座谈中,包乐史介绍了他早年学习汉语的经历,并与学者讨论了不同时期海峡两岸在海外汉语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发现在座学者对历史亦有研究后,他拿出了原藏于印度尼西亚的珍贵历史文献“公馆档案”,介绍其内容、发现过程、整理和研究状况。“公馆档案”是记录18世纪至20世纪印度尼西亚华人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内容包罗万象,曾一度被认为已经遗失,后为包乐史所发现,经整理后,正在逐步出版。

交流之后与北外学者留影。

 

中国学者也都有备而来,张西平教授新著《儒学西传欧洲研究导论》、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梁燕教授新著《梅兰芳与京剧在海外》、最新一期《国际汉学》......一本本沉甸甸的“见面礼”递到手中,包乐史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承建 京ICP备10023870号-7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港澳台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