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荷兰历史学家包乐史访华纪行

2019-03-20 17:00:28

(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

作者:张小兰

 

2016“东方文化研究计划”邀请了荷兰著名历史学家包乐史(Leonard Blussé)参加,他于2016年10月9日启程来华,10月10日至21日在华参加本项目,之后赴厦门大学活动,11月7日离开厦门。

作为2016年文化部“东方文化研究计划”学者访华项目的受邀外国学者,年届七旬的荷兰著名历史学家包乐史先生,于2016年10月10日如期抵达北京。此次中国之行,不但达成了他本人走访中国第一和第二国家历史档案馆,走访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与中国历史学者面对面交流的心愿,而且他在复旦大学访问时,还提出召开莱茵河与长江历史文化比较研讨会的全新倡议,这一倡议很快得到了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的支持,也得到了中外著名河流学者的积极相应。在各方的积极促成下,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上海复旦大学主办,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对外文化传播中心和复旦大学中华文明中心、江苏省文化厅等承办的“首届莱茵河与长江历史文化比较学者交流活动”,于2017年10月25日至31日在中国上海举办,成为“东方文化研究计划”一个闪亮的创新活动。

包乐史教授

 

一、包乐史其人

记得2015年12月24日,笔者第一次在包乐史教授荷兰的家里见到他、邀请他参加“东方文化研究计划”学者访华项目时,他就用坚定的语气告诉笔者:“我不是汉学家,我是历史学家。”

的确,“东方文化研究计划”学者访华项目的邀请对象,是区别于汉学家的国外著名学者,而那些以中文为生,包括主要成就为翻译中国著作的翻译家,不在“东方文化研究计划”学者访华项目的邀请范围之内。包乐史在中国历史文化研究领域以研究华侨史著称,其成就几乎无人能够超越。

在2015年12月的那次拜访中,笔者得其赠送的亲手签名图书《苦涩的结合——十七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出离婚戏剧》。通过该书生动的文字和治史精神,以及在包乐史教授家中拜会的点滴回忆,可以约略对这位受邀参加“东方文化研究计划”的莱顿大学中国研究学者其人其貌管窥一斑。

(一)著作获“金猫头鹰”奖

包乐史先生的英文原创著作《彼特先生的新娘》,1998年一经面世,就好评如潮,一举荣获了荷兰非小说类作品“金猫头鹰”奖。该书于2009年被译成中文出版,取名《苦涩的结合——十七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出离婚戏剧》。此书采用的是法国年鉴派微观史学的方法,讲述的是发生在黄金时代17世纪荷属东印度公司一个女人为了保卫自己的财产同擅长投机的半路丈夫艰苦抗争的故事。据记载,在17世纪的荷兰,很多远航到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投机者,往往采用娶一个富有寡妇的手法来迅速致富。《苦涩的结合——十七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出离婚戏剧》主人公约翰•彼特,一个落魄律师,也奉行此道,娶了资产丰厚的女商人——科尼莉亚•凡•尼恩鲁德为妻,并且力图控制其财产,女主人公不得不展开了长达15年之久的顽强抗争。根据当时的荷兰法律,妇女的地位很低,婚姻中的家庭财产由男人支配。在这部讲述复杂痛苦的婚姻悲剧的书中,穿插了大量有关17世纪妇女地位的细节,旁征博引,生动地描绘了当年的社会生活内容、东印度公司的各种商业政策以及一幅黄金时代荷兰海外扩张的画卷。

 

1 2 3 4 5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承建 京ICP备10023870号-7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港澳台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