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安靖如: 带着“进步儒学” 游走中国

2019-03-20 15:54:24

(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

 

三、相关成果

(一)与中国文化报记者谈“进步儒学”

一位拥有欧洲多国血统的美国哲学教授,将儒学作为安身立命之学,更立志成为“知行合一”的真正儒者。安靖如,这位来自他乡的谦谦君子,受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邀请,参与“东方文化研究计划”2017年学者访华项目,于3月底到4月初来到中国访学。其间,安靖如做客中国文化报社,与中国文化报社总编辑宋合意会见,并接受了中国文化报记者叶飞的专访。

安靖如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交流。从左至右:干春松、安靖如、倪培民

 

1·儒学要回应当代问题

近年来,儒家学说与现代世界的关系,渐渐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成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学术与思想领域。数年前,安靖如的著作《当代儒家政治哲学》在中国正式出版,引起广泛关注。现在,其《圣境:宋明理学的当代意义》中文版又将面世。这两部著作奠定了安靖如在汉学领域的地位,推动了中外学界对于儒学的进一步思索、解读和阐释。

“当代儒学,当然不是完全的复古,更不是重复某些僵化的教条。应建设性地发展传统,以当代手段实现传统的核心价值,而不是仅仅模仿传统的形式。儒学要对当代挑战做出回应,针对现实问题做出积极思考。”安靖如开门见山地说,“这看起来很有难度。不过,这并非儒学第一次遭遇时代挑战。”接着,他将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娓娓道来,指出朱熹、王阳明当年就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曾师承著名学者余英时的安靖如,除了对儒家经典烂熟于心,对牟宗三、杜维明、蒋庆、康晓光等当代儒学学者的学术观点也有着独到、深刻的看法和见解。很长时间以来,儒家学说与自由、民主等非传统价值观之间的互动,成为学术界争论的主线之一。安靖如不赞同过分保守地拘泥于古代传统,也对将儒家直接与这些观念进行嫁接的做法持保留意见。不过,他也认为,儒家学说对中国乃至世界来说,都是独特而宝贵的思想资源,即使学者之间有着激烈的争论,大家的出发点和目标是一致的,即寻求儒学在当代的发展。

安靖如在北京大学讲座后与听众交流。

 

2·根植传统的“进步儒学”

儒家学说的哪些内容值得继承,哪些需要扬弃?在安靖如看来,这要从内和外两个向度对儒家的核心价值理念进行评价。所谓内,指的是将儒学视为持续发展的传统,寻求自我批评的可能性。所谓外,即从儒家体系之外的“他者”视角对儒家学说进行评价。

安靖如将自己的儒学观命名为“进步儒学”,强调“活的儒家传统”,认为儒家基本价值的表现形式需要更新、变化,以符合时代的需要。在其语境中,“进步”不是指传统进化论意义上的进步,而指不满足于一种现实形态,去追求理想、超越现实与不断提升。4月7日,安靖如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举办讲座,并与倪培民教授、干春松教授进行了座谈交流。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哲学系教授干春松认为,虽然“进步儒学”的提法会产生一些歧义,然而这亦体现了作者对儒家与现代世界关系的关注。

“进步儒学”通向儒家政治哲学,基本理论关注“德性—礼—政治”三个维度的相互关系。“这三个维度都根植于传统,在回应新的情景与挑战中有了新发展。”安靖如说,伦理德性是“进步儒学”的最基础目标,但在现实社会,要使这一目标具有达成的可能性,就要遵从礼的规范和政治的、法律的规范。“这就是‘内圣外王’。‘内圣’与‘外王’要同步双修,而不是先‘内圣’后‘外王’。”

在安靖如的阐释下,“进步儒学”不仅要求参与政治,也具有与西方伦理学相比较的基础,并与同样强调公民美德和道德教育的自由主义产生关联,成为与西方传统政治哲学维度有关联的政治哲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承建 京ICP备10023870号-7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港澳台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