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提炼
结合在Mia所观察到的具体案例,笔者通过研读资料、工作人员访谈以及实地考察多家美国博物馆等途径,提炼出以下观众融合的核心观点,以便为博物馆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实践指导。由于国情、体制、人口特征等因素的不同,我们并不能完全照搬国外博物馆的具体做法,但可以遵循类似原则和规律,创造出符合自身定位和受众群体的措施。
1、观众融合的7A程度:根据公众与博物馆关系的亲疏远近,融合的程度可以按顺时针方向,分为以下7级。每个观众可能依次经历完整的7个程度,也可能直接达到、或跳级到其中任何一级,但不会反向跳转。
• 知晓(Awareness): 观众不仅知道有这样一个博物馆,而且清楚我该如何与之发生联系,并意识到这是一个我可能获得什么体验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宣传推广的工作也被纳入到观众融合部的原因。
• 行动(Action/Access):带着不同的动机,观众会采取实际的接触行为,包括线上查找资料、实地参观、或一次偶然的文化活动等;同时这里也包括了影响观众融合的另一个因素——可达性。它既包括物理空间上的可接近性(公共交通、残障设施等)、经济门槛上的可承担度,也包括数字资源的开放性。
• 相识(Acquaintance):产生于第一次观众与博物馆第一次相遇的时候。消费者,包括博物馆观众,越来越期待机构如何使用他们的个人数据以创造个人化的经验,从而满足期待和需求。相识并不是要求博物馆知道每一个观众的名字,哪怕是购票窗口的微笑服务、路过员工真诚的问候、或者关注微信后自动回复的友好信息,都是博物馆向观众证明我在乎你的机会。
【延伸阅读】比如星巴克店员会在咖啡杯上写上客人的名字、酒店会记录下VIP客人喜好的枕头软硬等。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资讯台背景墙上,会轮番投影出每一个会员的名字,尤其是当日入会新会员。而多家博物馆商店的工作人员在迎宾或收银时,都会道一声“谢谢您的支持”,以此表达博物馆对观众的情感。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会员接待处 |
• 理解(Apprehensiveness):在参观完展览后,观众会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个人经验,超越博物馆给出的事实性信息,形成的批判性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二者发生智力上的交融。所以博物馆不用期待自己能够“教”观众什么,或者改变观众的某种观点,他们自有答案。
• 感情(Affection):但是真正能够实现深层次沟通的,必然是那些触动到观众情感记忆或者令其产生相关性的博物馆经历。这就要求博物馆在选择具有现实关照意义的展览主题,在展陈中纳入故事情节和情绪设计,并且真诚地与观众沟通。
• 参与(Active):当观众被博物馆触动之后,她/他会有更大的动机来主动参与到博物馆的运营中。包括捐款、当志愿者、参与社教活动、甚至参与组织策划活动、成为会员、办理年卡、或者定期关注博物馆社交媒体并产生互动等。在一个开源的世界中,博物馆不是一座孤岛,也不能指望永远依靠国家输血机制,因此尽最大可能与公众和社会各机构发生关联,是博物馆获得持续发展动力的关键。“参与”与“行动”的区别在于是否持续、反复或者主动。
• 忠诚(Allegiance):反复的参与行为以及这种主动参与带来的主人翁意识,会给博物馆培养一个忠诚的观众。她/他会成为博物馆的代言人或推广大使,在其所属个人圈层中、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为博物馆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