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走近非遗    |     聚焦非遗    |    倾听非遗    |    图说非遗
 
  中国剪纸  
 

中阳民间有这样的俗语,"生小子要好的,穿蓝衫戴顶子;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会生孩子就会剪纸"。剪纸无孔不入地渗透在衣食住行、节日风俗、人生礼仪和信仰禁忌的全部社会生活之中,窗上贴的窗花、团花,门上挂的挂帘,墙上贴的炕围花,身上穿戴的服饰,刺绣的绣花底样,枕的枕花,穿的鞋花底样都是剪纸;结婚、得子有喜花剪纸,祝寿有寿花剪纸,门上贴门神剪纸,灶上贴灶神剪纸;阴雨绵绵在院中悬挂扫云止雨的剪纸;久旱不雨在水缸上贴祈雨降甘露的剪纸;招魂避邪、挡鬼除妖贴招魂挡鬼的剪纸等等。

四、 传承意义

从中阳剪纸中,可以看到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古老的民间风俗、古老的历史文化传统,这是一个数千年延续至今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遗存。如果我们能像考古学家从不同的文化层中区分出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那样来看待中阳剪纸,那就会有惊人的发现:中阳剪纸印刻着我们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足迹,那些没有文字记载的,只能靠历史传说和地下发掘来猜测和想象的文化,却在中阳民间艺人的剪刀尖上丰富地保存下来,这是历史的活化石。因此,一幅中阳剪纸就不仅仅只是一幅剪纸,而是有着千钧之重的凝聚着几千年文化史的历史纪念碑。透过根植于民间的中阳剪纸,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祖先关于天、地、人、物关系的朴素的哲学观念。

中阳剪纸的主要作者是中阳农村中的劳动妇女,剪纸是她们日常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她们审美情趣和聪明才智的集中表现。中阳剪纸富有浓郁的山野泥土气息和原始艺术质朴的美感,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劳动妇女的理想和追求。其技艺的传承关系一般是自发的,亦有以家族方式传承的。现在主要传承人有王计汝、高宝香、刘玉莲、王中文、马翠莲等十几人,年龄已在60岁以上。这些老人一旦离去,中阳剪纸势将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最终走向消亡。所以应尽早采取措施,对之进行抢救。

剪纸・医巫闾山满族剪纸

一、 简介

医巫闾山历史上是游牧民族和山林民族聚居的地方。流传于游牧民族、山林民族的崇拜自然神和崇拜祖先神的萨满文化,是医巫闾山文化的根基。以动植物图腾和女始祖神"嬷嬷人"为主要内容的医巫闾山地区满族民间剪纸,正是发源于自然神崇拜和祖先神崇拜的萨满文化。

医巫闾山满族民间剪纸不但内容丰富,且造型简洁,纹样古朴。它不用繁琐、细密的剪法,不求精致、准确的造型,而主要以博大恢弘的气度和朴拙古茂的神韵取胜。

二、 溯源

医巫闾山人的祖先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生活环境中,不时地向与大自然中的动植物有血缘关系的祖先神祈祷,祈祷的神像则是随身携带的神偶。这种神偶是用树皮、兽皮剪刻的,或是用木头雕刻的。当医巫闾山人定居下来后,这种神偶的造型就被用剪纸艺术传承保护下来。满族人的迁入带来了最本源的满族山林萨满文化,融合了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和农业社会习俗,为医巫闾山地区满族民间剪纸艺术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三、 工艺特色

北方民族的山林崇拜,为医巫闾山保存了茂密的原始森林。民间剪纸艺术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祭祀守护这片山林的自然神--生命树。李淑清等人的剪纸作品《通天树》系列、费连玉等人的《祭树》系列以及汪秀霞等人的《柳树妈妈》、《树娃》系列等,都表现了自然神崇拜和动植物图腾崇拜。

"媳妇人儿"是山民用剪纸记录下来的远古时期的女始祖神像。侯桂芝老人剪的两个"媳妇人儿"都和柳树有关。其中头上长满果实的"媳妇人儿",腰上围着柳叶;而梳着纂儿的"媳妇人儿"则手举柳枝。李淑清老人剪的"媳妇人儿"则是由游牧民族的神偶衍变而来的女始祖神。剪嬷嬷人是满族女孩最早学会的手工,用剪出来的嬷嬷人摆家家、做游戏,是她们对日后生活的演练。

在马凤兰等人的剪纸作品中,医巫闾山的山民就地取材,制作方便生活、美化生活的工具器皿,像"打铁"、"教私塾"、"织布"、"纺线"等,这些曾经最常见的收益,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打太平鼓"、"跑旱船"等剪纸作品,记录了医巫闾山传统的节庆习俗。而"回娘家"、"坐福"、"见面礼"等剪纸作品记录的则是医巫闾山人的婚俗和人际交往礼节。

医巫闾山大量的民间剪纸继承了游牧民族的萨满文化内容和神偶的造像艺术。这些作品形式凝重、洗练、古朴、粗犷,祭祀符号明确、固定,手法写意、写形、写神、写心,是经过几千年的删繁就简,沉积下来的最重要的民族文化信息。与医巫闾山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文化形态一样,医巫闾山的剪纸也形成了鲜明的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艺术形式。医巫闾山地区反映物质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剪纸作品,大多以风俗画的布局、大写意的手法、神偶雕刻常用的阴刻工艺,作品气势恢弘、意蕴深厚。既有萨满文化肃穆简洁的神秘色彩,又有农耕文化灵动、饱满的生活情趣。不仅在内容上融合了多民族的文化,在艺术形式上也是多民族艺术特色的完美结合。

四、 传承意义

医巫闾山地区满族民间剪纸的自然神、祖先神崇拜内容,源于医巫闾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构成,记载了北方民族曾有过的与自然界的动植物有着共同的祖先、相依共存的生命状态和文化形态,具有极其珍贵的人类文化学、民族学、民俗性和宗教学的史料价值。其中,记录民俗文化内容的作品展示了医巫闾山农耕社会生活的历史画面,也记录了历史上北方民族与中原地区汉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历程。记录农业生产中劳动技艺的作品记载了人类取于自然、还于自然的农产品制作手艺和由这些手艺创造的简朴、自然的生活状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专家见解 更多

周和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设民族共有精神
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文化给人智慧和力量,支持和鼓舞人们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

开启合作 守护非遗

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昆曲迎来春天

刘玉琴:中国是戏剧大国?

  民间发声 更多

NGO在非遗保护中应起更大作用
通过NGO市场化运作,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方式和方法是应该尝试和探讨的。

花儿品牌的思考

白先勇牵手北大 启动昆曲保护传承计划

专家呼吁:非物质文化保护要充分依靠群众力量

  图说非遗 更多
 
|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联局
中国文化网网站承建: 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