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走近非遗    |     聚焦非遗    |    倾听非遗    |    图说非遗
 
  中国剪纸  
 

丰宁剪纸题材广泛,花鸟鱼虫,树木山石、劳动生活场景皆有,其中以动物花鸟最为常见,美丽的蝴蝶,活泼的小鹿附以树枝、小草,极其生动。梅、菊、兰、牡丹等也常常入画,并与文字相结合,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另外神话故事,戏曲人物也是丰宁剪纸较为常见的题材。在手法上,丰宁剪纸多采用阴阳刻相结合,整个画面界线分明,玲珑剔透,而且色彩绚烂,艳丽夺目。

丰宁民间剪纸与当地民风民俗密切相关,每年都有两次大规模的、固定性的全民剪贴活动。第一次是迎春贴窗花。窗花多以纸刻成,蒸染上色,贴在新糊的窗纸上,以此装饰新年,烘托喜悦气氛。窗花的图案多为四季鲜花、民间传说人物、吉祥动物、十二生肖等。每逢腊月,丰宁的坝里坝外农户不分贫富,春节时家家都要贴上鲜艳的窗花。早年一进腊月门,剪纸艺人就携带窗花串村叫卖。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一进腊月,把串村改为赶集了,集市上的窗花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简直就成为窗花一趟街啦。第二次是端午节贴葫芦。剪纸葫芦是农历端午节(五月初五)贴的一种特殊装饰品,随之而贴的还有剪子、蜈蚣等其它剪纸图案。据当地民间传说,这一日贴上葫芦可避瘟驱邪,清除五毒。

丰宁民间剪纸的初期为阴刻,作品粗犷豪放。后来经过不断发展、变化、提高,至清朝光绪年间,开始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即以阳刻为主,阴刻为辅,阴阳相衬,写实创新,劈毛细密,线条流畅,构图多变,古朴独特,生活气息浓郁,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剪纸作品既可彩色点染,又可单色展示。

丰宁剪纸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一是吉祥观念。丰宁的剪纸作品经常出现龙和凤的身影,经常出现福、吉、寿等吉祥字样,这充分说明丰宁人民历来就向往着吉祥如意的生活。二是题材多样。作品内容有历史人物、花卉鸟兽、山水虫鱼、树木草果、戏曲典故、亭台楼阁、五谷杂粮、民间传说等。三是寓意深刻。每幅剪纸都包含一定的寓意,明喻隐喻兼而有之,造型生动,通俗易懂。如剪纸作品《庄稼忙》中,每幅画面都有一个儿童和几株麦穗,使人联想到万顷麦浪及农家收割的生动场面。四是流传广泛。丰宁剪纸没有固定作坊,工序也不复杂,全凭手工操作,许多村姑巧妇不用画稿和底样,只靠一把剪刀和一张纸,就能随手剪出令人叫绝的大千世界。

四、传承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为丰宁民间剪纸带来了生机和活力。1956年,凤山艺人剪出2000多套《喜鹊登梅》,送北京工艺美术服务部销售。1957年,县文化馆派员在民间搜集剪纸作品1500余件,1961年整理出《丰宁民间剪纸资料集》一册。1976年以后,县文化馆又对民间剪纸艺术进行了紧急抢救,到1981年搜集整理剪纸作品2000余种,近万件,并分类造册存档。同时还为30多名剪纸艺人建立了分户档案。为使丰宁民间剪纸艺术后继有人,县文化馆还先后聘请老艺人王德、郝焕书为师,多次举办剪纸艺术培训班,培训剪纸新秀20余名。

1981年以后,丰宁剪纸逐渐步入鼎盛时期,当年就有200多幅剪纸作品在省会石家庄参加了全国10省市剪纸展览。近年来,丰宁剪纸以其特有的魅力享誉海内外,1984年两位民间剪纸艺人应邀赴美国"迪斯尼乐园"表演,一鸣惊人。此后丰宁剪纸每年都有大量作品远销海外。

但是,目前丰宁满族剪纸的传统技艺大多留存在70岁以上的老人手中,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保护。

剪纸・中阳剪纸

一、简介

山西省中阳县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吕梁地区。这一带民俗文化积淀极为深厚,保留着许多原生态的人文环境,由此形成中阳剪纸古老的民俗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

中阳剪纸主要分布于中阳县境内南川河流域、刘家坪地区和西山边远山区。南川河流域的民俗剪纸风格细腻、古朴典雅,在中阳剪纸中占据主流地位。刘家坪的剪纸风格纯朴、刚健,西山边远地区的剪纸风格粗犷、浑厚,与南川河流域剪纸的主流风格相依相存,丰富着中阳剪纸的特色。

二、溯源

中阳县地处黄河流域中段,黄土高原腹部,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境内就有先民生息繁衍。周、秦、汉、唐时期,这一带曾经有过灿烂的古代文明,目前全县境内已发现古文化遗址110处,古生物化石遗址一处,战国古城遗址一处,古文化岩洞6处,并有汉代画像石、北魏石刻出土。

中阳县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在中阳山城街道上曾为13名进士建有13座牌坊,其恢宏的气势、精湛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这里民风淳朴,人民勤劳,民间剪纸能手世代相传,中阳民间剪纸就是根植于这块黄土地上的一束朴素的山花,它应当地民俗活动而传承不绝,积淀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审美观念及思维意识,具有极高的审美与文史价值。中阳民俗剪纸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在民间独自顽强地生长,延续到今天,显示着它旺盛的生命力。

三、 工艺特色

中阳剪纸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血肉相连,它以中阳当地民俗信仰、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神话传说为主要表现内容,其中既有以鱼、蛙、蛇、兔为主题的装饰纹样,也有配合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的民俗剪纸,还有以民间神话为题材的剪纸作品。中阳剪纸多以红纸剪成,体现着喜庆、热烈的民俗气氛,有时也根据风俗习惯,运用紫、黑、黄、绿、蓝等彩色纸剪制作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专家见解 更多

周和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设民族共有精神
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文化给人智慧和力量,支持和鼓舞人们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

开启合作 守护非遗

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昆曲迎来春天

刘玉琴:中国是戏剧大国?

  民间发声 更多

NGO在非遗保护中应起更大作用
通过NGO市场化运作,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方式和方法是应该尝试和探讨的。

花儿品牌的思考

白先勇牵手北大 启动昆曲保护传承计划

专家呼吁:非物质文化保护要充分依靠群众力量

  图说非遗 更多
 
|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联局
中国文化网网站承建: 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