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走近非遗    |     聚焦非遗    |    倾听非遗    |    图说非遗
 
  周和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设民族共有精神  
 

2009博鳌青年论坛(香港)于12月7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召开。此次论坛主题为“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外交、经济与文化”。 以下是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先生发表主题演讲,演讲主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

 
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

周和平(中国文化部副部长):

尊敬的施荣忻主席、龙永图秘书,各位嘉宾,香港的青年朋友上午好,很高兴受到博鳌亚洲论坛和香港菁英会的邀请,有机会参加在香港举办的2009博鳌青年论坛(香港),并向大家介绍中国开展非物资遗产保护的有关情况,我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向论坛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

本次论坛以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外交经济与文化为主题,体现了论坛主办者的战略眼光,香港菁英会汇聚了香港各界的青年精英,爱国爱港,关注社会热点,研究传播国情其精神值得称道,正式演讲之前,披露我的生活细节,今天早晨选领带的时候,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施主席送给我的领带,一方面说明我对菁英会的欣赏,另一方面我在青年论坛上也感觉到很年轻了。

我演讲的题目是保护非物资文化遗产,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题目跟论坛的主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文化和战胜危机需要信心,文化可以给人以信心和智慧,是战胜危机不可缺少的。

文化如水,滋润万物,以文化人安天下,几千年来中国民族遇到困难和危机,文化给人智慧和力量,支持和鼓舞人们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既艰难困苦,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文化同样成为中华民族凝聚人心战胜困难的重要力量,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独特的魅力,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中华文明源源不断,重要的原因是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着中国文脉,特有中国的文化文明特征,对于保持中华文化的延续保持着重要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时代相承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表现形式,包括各民族载体的语言形式,例如音乐、舞蹈、戏曲,习俗节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的植根于民间,融入人民的生产生活中跟人民群众的生产生和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产生于民间,生长于民间,繁荣于民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无论是价值观念上,还是艺术形式上,都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隐含着深刻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经济的全球化带来频繁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各民族的沟通理解和尊重,全球化对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很多国家的民族传统艺术形式,如戏曲舞蹈和手工艺逐渐消亡,保存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化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我国有56个民族,长期的发展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改革开放因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人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形式发生了改变,许多文化记忆逐渐淡化,优秀的文化艺术逐渐被遗忘,文化形式在人们的模式中逐渐的消亡,掌握绝活的逐渐消失,以戏曲为例,我国历史上有戏曲有394个,1949年统计的时候还有360个,1982年统计的时候下降到317个,2004年统计时发现只有260个,短短的60年损失了134种戏剧,占到总量的35%,传统的舞蹈20年前舞蹈普查的时候19个省城市2009博鳌青年论坛(香港)舞蹈有2211个遗产,现在保存的1389个,已经消失的高达853项,消失的遗产占总量的37%,其中例如河北、山西等省份传统的舞蹈已经失传,抢救和保护处于生存困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紧迫的使命。

 
1 2 3 下一页
 
  专家见解 更多

周和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设民族共有精神
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文化给人智慧和力量,支持和鼓舞人们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

开启合作 守护非遗

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昆曲迎来春天

刘玉琴:中国是戏剧大国?

  民间发声 更多

NGO在非遗保护中应起更大作用
通过NGO市场化运作,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方式和方法是应该尝试和探讨的。

花儿品牌的思考

白先勇牵手北大 启动昆曲保护传承计划

专家呼吁:非物质文化保护要充分依靠群众力量

  图说非遗 更多
 
|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联局
中国文化网网站承建: 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