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实验小剧场涵养戏剧大情怀——利兹舞台交流心得

2019-03-26 14:46:54

(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

 

Puppet workshop:以现场操作实践理论真知

与利兹舞台管理者Steve先生本人主导的周末戏剧活动不同,表演与文化产业学院的Adam Strickson教授主导的Puppet workshop课堂的偶剧实践培训对象是大学生,特别邀请的授课先生是韩国经验丰富的木偶制作与操作老师。这个针对大学生的戏剧工作坊课程安排在每周三的整天课时。上午分成两节,主要通过学习木偶的实际操作进行实践与理论学习。首先练习的是绸布偶人的各种操作,从绸布成偶的简单制作,到这个绸布偶人的行走、跳跃、捡东西、品尝食物等种种戏剧行动,加上大欢喜、大悲伤、意外、警觉、惊惧、放松等等情绪的配合,韩国教员一步一步地教学生如何控制与进行人偶表演,在实践中反复强调的是三个要点——焦点、重量感以及呼吸的节奏,结合具体的实际操作点评,教员要求学生的焦点一直在偶人身上,再进一步到偶人的视线、感觉等焦点才是真正的焦点,而重量感是轻薄的丝绸偶人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注意的真实感,最重要的一点呼吸其实是通过呼吸来把控戏剧行动的整体节奏。关于偶人的练习全程都有分组练习,3个小组,每组4人,最后每组以人偶配合完成一个自设场景的表演,表演内容要求包涵教员所说的全部戏剧行动和情绪表达,时长虽然没有规定,但难度相当大,在笔者参加这次课堂实践时,这些学生已经到了汇报阶段,正在准备利兹舞台正式演出的彩排。如果用专业院团的表演标准来要求,这些学生的技术显然是达不到的,但师生之间互动良好,每个要点在各小组中各有体现,笔者也感受到了很多意外之景,尤其是个个虔诚的态度和人人入戏的状态,仿佛与青年戏剧社遥相呼应,热爱戏剧之心,投入戏剧的习惯在小朋友、大朋友之间传递与延续。

表演与文化产业学院学生:绸布偶人操作
表演与文化产业学院学生:报纸偶人操作

 

因为特邀的韩国教员本身是位资深的偶人制作人又具备相当丰富的操作经验,下午的培训主要是各种实体木偶的制作讲解与操作体验。从提线到杖头,再到giant puppet,教员对各种偶的制作材料、流程、时长等等情况都进行了细致的介绍,教员很年轻,教学很生动,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他将自己制作偶人的全过程进行了相当细致的图片记录,并以制作流程为线索将图片制作过程异常清晰地展现于PPT,教学效果叹为观止。制作流程与要点明确之后,学生们对于课堂上即将展示的各种偶人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实际操作所遵循的理论与上午所讲无异,还是焦点、重量感(实体感)与呼吸。下午的上半场所演示的偶人比之上午的绸偶与纸偶更显小巧,但明显更“象形”,更具体,更有实体意味。至于下半场那就是giant puppet的独秀,所展示和操作的偶(不限于人)体积接近或大于人体,有的甚至大出数倍,学生们欢欣雀跃,兴奋异常。对于这种偶的操作,重量感或者说实体感是自然产生的,剩下的主要是焦点与呼吸的问题。细细分析,教员所提到的偶操作的三个注意要素,最终可以归结到“真”与“象”的问题,从戏剧表演的形式感的追求到最终实现生活场景的展现与更高层次的体验,达到与观众共鸣的剧场效果。归根结底,类似的戏剧理念与效果追求与中国传统戏曲或者说一切戏剧行为的旨归基本一致,条条道路通罗马在不一样的戏剧行为领域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戏剧的表演本体总在那儿。

表演与文化产业学院学生:体验渡渡鸟偶操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承建 京ICP备10023870号-7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港澳台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