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实验小剧场涵养戏剧大情怀——利兹舞台交流心得

2019-03-26 14:46:54

(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

 

伦敦大学中央演讲戏剧学院Simon Shepherd教授讲座

 

对比一下,如果是国内的大舞台大剧目演出之后紧接着组织一场类似的“讨论演出”也不是办不到,但相对动静似乎会很大。试想一下,演员、主创处于硕大的舞台中央,戴着话筒,而观众坐在距离好几米甚至十几米远的观众席上,那种靠传递话筒完成的交流似乎总是有些“距离”与隔膜。而这种距离感与隔膜感在利兹舞台是完全不存在的,如同他们的剧场虽小,却五脏俱全,他们的演出规模虽有限,外延却追寻着无限。最要紧的是这种形式经过多年的训练与培养,已达成默契,成为互相尊重与主动参与的重要内容。

层出不穷的戏剧培训

因利兹舞台属于表演与文化产业学院的同时拥有独立运用的制作和培训公司,因而也承接各项培训业务,常规的包括对外运营的中小学生的周末戏剧培训活动和学院大学生的Puppet show等工作坊,戏剧活动异常丰富,参与者异常活跃。从10余岁的戏剧社少年,到20岁左右的戏剧青年,笔者在利兹舞台亲历了从小到大的一系列戏剧培训,亲身感受到了他们对于戏剧事业的参与投入,难能可贵地在短期的戏剧活动中发展并实现了长期的培养与教育目标,表面的形式一致为着深层的内容积累。可以想见,戏剧人持久恒定的戏剧热情与戏剧习惯,戏剧事业的自觉继承与持续发展都在意料之中。

青年戏剧社:以短期培训实现终身习惯

Steve先生热情邀请笔者参加利兹舞台青年戏剧社周末戏剧培训活动,参加活动的孩子大约12岁,这个学期的培训已经连续进行了9周,活动具体时间为周六10:00至11:30。训练基本是从简单的肢体活动到相对复杂一些的戏剧场景片段的朗读与表演。孩子们全程并无“正经”剧本,他们所有的活动,包括念白、肢体“表演”(如果算是的话)都源自即兴创作。Steve先生在10余个孩子中收集了他们能想到的最快涌现于头脑、最溜说出口的一个或几个词,各自表述这些词的特殊涵义,将这些词写在纸片上,让孩子们在认真倾听之后选择其中的1至2个词进行即兴的段落或场景写作,之后进行朗读与分享。很明显,这样的戏剧活动貌似无厘头(有些词甚至是孩子们自己编造的,类似无中生有的那种常用的口头禅),但为了很好地完成这项任务,所有的孩子都必须认真倾听,从而吸收、消化,又从而改造和使用这些“对别人来说意义特殊”的词汇,最后进行完全属于自己的创作。最终成果出来后,孩子们很自然地会用自己提供的那个或那几个词与别人阐述的场景与意义进行对比,或者更认真一些的会对不同伙伴对于同一个或几个词的不同的阐述进行对比,这样每个词对他们来说就会因“不同场景”的设定与解说而增加更多的“戏剧意义”,在这种玩法新鲜的即兴创作过程中,孩子们无一不专心,创作成果千姿百态。

Steve先生称这项活动一直持续,旨在于让孩子们懂得倾听、懂得别人,在懂得对方的同时以自己的方式建立“你我”的特殊联系,从而在多维角度的基础上表达自己。这也正是艺术世界的多元性,艺术思维的无界定性所需要的。对于国内戏剧培训与教育而言,着重点更多的放在表演技能的训练与培养上,殊不知孩子们在自由的创作中导出千奇百怪的戏剧场景,以更富有自主性、创造性地精神参与到戏剧展示与表演全过程。单个戏剧行动经过长期的培训将逐渐成为戏剧习惯,而这些习惯又自然而然地应用并存在于生活行动与感悟之中,将生活戏剧化,戏剧生活化,模糊“做戏”与生活的区别,使戏剧成为了发自内心的生活的一部分,从而在戏剧教育活动中培养出良好的爱好与习惯。如果从“纯技术”角度考量,青年戏剧社的戏剧培训未必合格,如果换个角度从戏剧习惯、理念、思维甚至成长规律来看,它的成果又最接近戏剧教育的本真。青年戏剧社的即兴创作环节时间并不长,孩子们的场景呈现尤其异彩纷呈,效果良好。再对比国内家长们主动、孩子们被动的对于“表演技术”的刻意追求,利兹的青年戏剧教育活动参与者与家长心态都更加平和,大家都有“戏剧行动”。不过,相较于“戏剧行动”,笔者在利兹所见对于戏剧的参与精神的重视的理念更加先行,一次次的“戏剧行动”背后突显的是去感受、去参与,青年戏剧社在广告海报上明确标志“戏剧培训为生活,而不只为舞台演出”,因而水到渠成后的戏剧爱好与戏剧习惯是他们的旨归。青年戏剧社活动对“每一个人开放”,也许正是他们在限时的戏剧行动中对于一生戏剧习惯的执着。

周末中小学生的戏剧活动:即兴场景创作与游戏(表演)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承建 京ICP备10023870号-7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港澳台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