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利兹舞台工作,现场亲身体验到了“工作爆炸式周一”氛围。月初周一上午主要是工作梳理会,接续的几个周一是非常正式的即将在利兹舞台演出的剧目组主创团队与舞台技术队、制作人(Steve)的工作会。会议往往由主创团队的艺术负责人(可能是学院某个具体演出项目的负责人)、各设计人员就舞台、灯光、道具、服装等项目做设计和制作阐述,制作人与利兹舞台技术人员相应提出预算要求,阐明剧场可提供的物资与技术支持。从预算成本出发,利兹舞台提出优先使用剧场资料的原则。如服装方面:利兹舞台拥有4间服装室,包括1间男士成衣服装间,2间女士成衣服装间,1间其他穿戴物件室,按年代时序存放了男女各款基本服装、饰品、鞋子等等,学院的剧目制作在开始之前都要求先与剧场服装管理人员提前沟通,摘出可用品,在管理人员的建议下在许可范围内进行新剧目用品的购置与制作。其他舞台、灯光、道具等制作运行模式与此类同。因此,每周都有针对演出季学院演出剧目制作的沟通交流会议,利兹舞台的管理团队实质上部分承担了创作与制作指导、监督的职能。期间曾有一次因为上午剧场有中国文化创意展示的剧场布置,会议改在12:00到14:00进行,两个剧目主创团队分两个时段汇报,非常高效而有序。
创作团队展示创作设计图,制作人提艺术与制作预算要求 |
灵活精巧的演出规模
与国内大多数国家级剧团与剧场相比,利兹舞台的演出规模很小。以国内关于京剧剧目规模标准(大型剧目参演人数75人以上,演出时长100分钟以上;中型剧目参演人数40至75人;中型剧目参演人数40人)来看,利兹舞台的戏剧演出基本属于小型剧目,甚至应该算是小型中的微型,演员10名左右比较常规,2至3名,1至2名,甚至1人占满全台的独角戏的演出都不少。
笔者在交流实习期间观看过2次莎剧演出,一为彩排,一为正式演出。从内容来看两部作品都对原作进行了改编,截选精简版《仲夏夜之梦》保留原作较多,而另一部则完全是在莎剧的基础上进行的具有现当代意义的重新解读。两部莎剧规模都很小,前者有6个演员,后者为独角戏。后来笔者现场观看到的《一艘船的梦想》似乎比这两部莎剧更随意,演员据说完全可以根据演出当天所能参与演出的学生的国籍种类来决定,笔者看的那场是3个演员,而整轮演出中演员最多的场次是6人。利兹舞台的绝大多数演出无疑都属于很小型的剧目,这也跟笔者之前在Steve先生的邮件中读到的内容相吻合(“利兹舞台与国家京剧院的风格不一,希望能通过在利兹舞台的交流,感受到这个剧场在中、小型剧目上的一些不一样”)。
《仲夏夜之梦》彩排 |
利兹舞台的剧目规模虽然有限,然而演出形式却是相当灵活而精巧的。《一艘船的梦想》剧本、导演出自一人,演出过程由不同国籍的学生或坐或立或躺或行走着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讲述或朗读,而舞台中央摆放一圈环行音响,在外围依次或同时播放另类语言,似故事叙述开展的又一重天地。整个演出时长比上文所说的莎剧减半,一整天的演出从上午开始,每隔1小时复演1次,似是时间与空间的圆形设计相呼应,波光般重重荡漾,渐行渐远,至于无痕,再重新开始新的等待与轮回。演出时间点很频繁,每场观众也不多,演出之前,会有演员接观众进入舞台中央,观众零零星星地散布舞台各处,被不同的讲述者吸引,有的语种能懂,大多数不懂,勾你,撩你,短短20分钟剧终,也许反复讲述过后你什么也没能懂得,却又仿佛有所参与。这种演剧形式部分借鉴了现当代艺术展的形式,笔者在英伦的泰特和约克郡艺术馆都有过类似的场景体验,只不过利兹舞台加入了表演形态不一的若干演员和点缀其中的若干观众,戏剧的场面感、形式感有所加强。演出结束后笔者发了一则“懵圈艺术”的小微文。事后仔细思考,这个剧目也许讲述的故事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可以寻求,不过是负载剧场艺术形式的外皮而已,笔者也就释然了。艺术不分内容与形式,形式风格突出也将成为抢眼内容,戏剧过程如能起于演出而不是止于演出,在余音绕梁的享受之余实现最有趣的戏剧参与与表达,如此小规模的让人“不懂”的演出不也正以独特的自我方式勾得人不断问询、追索与解答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