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实验小剧场涵养戏剧大情怀——利兹舞台交流心得

2019-03-26 14:46:54

(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

 

《一艘船的梦想》演出现场:中间光点为音响,中间为演员、观众随意活动空间,观剧感如画面模糊

 

外延无限的演出机制

大小之别并无优劣之分,利兹舞台的剧目规模虽小,然而可看点颇多,尤其值得点赞的是他们善于引导、帮助观众发现这些可看点,最常规也最成功的做法就是他们的戏剧演出往往以stage one和黑匣子为据地,很好地建立了演出与“讨论演出”之间紧密关联的演剧模式,而这种长期的、稳定的演剧模式的常规化甚至固定化,在戏剧教育机构、演剧团、剧场与观众之间建立了坚实的纽带,对双方而言,正式演出自然是整个戏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焦点,然而在聚焦正式演出之余,他们会将光圈尽可能地放大,通过紧随其后的“讨论演出”这一环节让观众在观剧之余,从一个戏剧场迈进另一个戏剧场,更加深度地了解、参与并最终完成整个戏剧过程,如果把演出看成中心环节,那么“讨论演出”何尝不是余音绕梁的有力回响。

以独角戏的莎剧演出为例,1位女演员穿着有巨大裙摆的纱裙演完整场约40分钟,除去为撑开裙摆而在脚底垫高的台(也许高凳)之外,舞台上不再有其他实体,舞台设计的精巧只在于多媒体设计打在相对夸张的白色纱裙上的一个不断游动、爬行的3D男体图案,或显于裙上或隐于裙底,或穿透演员进入演员身体,还有可能钻入演员头脑,肉欲、侵入等等各种感觉随着运动的人体不断行进,演出核心表达已经很明确,演出短小精悍,剧场效果强烈。

独场演出之后,全体观众默默从stage one移步到更小一些的黑匣子,进行主创团队与观众的互动环节,主持人外,该剧的导演Avra Sidiropoulou、主演和舞美设计参加,时长严格控制在20分钟。流程也很简单,主创简短阐述之后,现场观众提问互动,形式很活泼,问答到位,相较于冗长正式的剧目导读,这种性质的面对面座谈更加贴心有趣,观众可吸收到的要点也更意想不到。演出从17:00开始,座谈18:00结束,1个小时内,利兹舞台所做的除了提供舞台演出的场地、技术等支持之外,后续的20分钟在戏剧影响与效应扩大方面功不可没。一部作品的解读除了自身之外,主创、主演以及其他观众的角度也相当重要,多角度、多层面的碰撞与激发,对于作品的解读也必然更广阔,更精深。尤其记得笔者几年前在国话看完查明哲导演的《纪念碑》之后,参加过类似的一次活动,印象深刻。而在利兹,这似乎更是一种常规行为,演出与“讨论演出”业已成为利兹舞台的常规项。

在演出与针对当场剧目的“讨论演出”之后,笔者还比较幸运地参加了外延更大的一个导演学讲座,特邀主讲人是伦敦大学中央演讲戏剧学院的Simon Shepherd教授。他虽然一直在强调导演并没有所谓的中心和主要工作原则之类,在笔者看来这也正是他希望在座各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出自己的独特性的鼓励之语。30分钟的讲座,在主讲人扼要阐述导演工作要点的条款一二三之外,更需要的也许正是这种对每个人都适用的方向性的指引和热情鼓舞。同样,后半段是火花四溅的自由问答,简短到位还很幽雅轻松。

从一场演出,一场小型见面会,到一场讲座,甚至最后5分钟的关于几本有关导演书籍的“生日”仪式和推销词阐释,上述整个活动持续2小时,信息量巨大又别开生面。这也是笔者所感受到的利兹舞台做得最成功,坚持得最好的地方。从演出“转战”到“演出讨论”的交流延续,观、演双方显然对这个流程相当熟悉,包括主持人在内的每场提问总计5个左右,加上主创、主演的简洁阐述,观众互动,驾轻就熟,妙趣横生,观众的戏剧体验维度在这个延续过程中立刻丰富起来,观剧的视野从单纯的舞台一下延伸到了演出的前期创作、追求以及演出后期的体验与思考,而各种阅读大于原本的观众解读反过来对于主创产生新的刺激与激发。所以说,利兹舞台将小规模的剧场演出的现场感、观众的参与感以及由此带动的更深更广层次的戏剧情感感应与理论思考进行了无限延伸,他们把小规模戏剧作品的可看点通过发动众人做了貌似常规的各种深度挖掘,因而他们的作品规模虽小,影响力与效果却相当不错。

Avra Sidiropoulou导演、主演、舞美设计面对面谈剧目创作与演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承建 京ICP备10023870号-7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港澳台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