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意大利文物保护的理念及实践

2019-03-08 13:54:53

(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张金风

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研究所(ICVBC,Institute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Valoriz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隶属于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CNR,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是一个公共研究机构。它是由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下属分别位于罗马、米兰和佛罗伦萨的三个“艺术品劣化机理和保护方法研究中心”于2001年7月合并而成。总部设在佛罗伦萨,在罗马和米兰设有分部。

研究所的工作领域涉及研究、协调、咨询和培训。研究内容包括:工艺品材料和保护技术研究,劣化原因和机制的确定,修复和保护的科学和技术建议,保护方法和产品的研发,工艺品的城市功能扩展。工作重点包括:为确定重要环境参数的文化遗产监测诊断方法的研发;针对石质艺术品、金属艺术品、彩绘和装饰表面保护材料的研发;艺术品保存状态评价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的方案研究;考古和城镇遗址的推广;预防性保护和计划性养护的优化策略研究。

研究所主要的优点在于学科交叉研究的特色。不仅通过各学科专业人员参与,而且也广泛地和涉及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的国内和国际研究机构、大学、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合作以确保提升多学科的研究方法。

古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奥古斯都(公元前63年—公元14年)曾说:“我接受了一座用砖头建造的罗马城,但却留下了一座大理石的罗马城。”虽然这句话并非仅指他的建筑业绩,而且从结构上来说也并不完全是事实,但是行走在罗马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教堂、方尖碑、喷泉雕塑等各种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及近现代的或残垣断柱、或恢弘屹立的石质建筑都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这句话。这些寂静的文物在默默地展示着罗马过往的辉煌,也明示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实际上不只罗马,整个意大利的街头巷尾都遍地可见各个时期的雕塑、建筑遗迹等文物。而我们今天之所以还能在罗马市中心看到大片的历史废墟,还能在寻常巷陌不经意间就捕捉到曾经的断瓦残垣,是由于意大利人较早就形成了文物保护,并且是文物整体保护的理念,这最终使得罗马曾经的荣耀因现代意大利人的努力而以另一种姿态在世间绽放。

就将文物保护作为一门专业学科这点而言,意大利较法国和英国晚,但其理论却更为严密,而且其中很多内容具有国际首创性和示范作用。同时,意大利也根据这些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或者说在实践中形成了理论,最终成就了被广泛赞誉和接受的“意大利模式”。

这次我有幸参加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的“艺术专业与管理人才国际交流项目”,与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研究所(ICVBC,Institute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Valorization Cultural Heritage)的同仁就岩土类文物保护的材料、方法、技术及标准等专业内容进行了学习和交流。在空闲之余,还参观了罗马和佛罗伦萨众多的博物馆和遗址。因此,我对于意大利文物保护的理念和实践由于亲历而有了更加丰满的认识。这里,我写下的就是50天时间内对于意大利文物保护的新的认识和思考,以期为国内文物保护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对“意大利模式”的认识和一点思考

“意大利模式”是指意大利政府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制定了系列的相关法律并确保其刚性的执行,同时通过一定的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参加,并在社会民众中形成了良好的保护意识氛围,从而最终在整个国家范围内实现了文化遗产物理形态和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和风尚习俗的“整体保护”。

图1 罗马万神殿及周边环境(图片来自谷歌地球)

 

目前意大利在文化和环境遗产保护方面依据的法律为1999年12月29日的第490号法令,这个法律是对1871年6月28日第286号法律、1883年7月8日第1461号法律、1891 年11月23日第653号王室令,1892年2月7日第31号法律、1939 年6 月1 日第1089 号法律、1963 年9月30日第1049号共和国总统令、1972年1月14日第3号总统令、1975年12月3日第805号共和国总统令、1986年12月9日第832号法令、1990年8月7日第241号法律、1991年3月28日第112号法律、1998年3月30日第88号法律、1998年3月31日第112号法令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整理汇编。从这个“汇编法”的内容可以看出意大利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方面的循序渐进及不断完善的过程。同时,政府在工程建设中也确保了实施“文化遗产”优先政策,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例子就是罗马地铁的修建。穿过市中心的罗马地铁C线在2007年开工,原计划3年内完工。但因施工中不断发现的遗址使得竣工时间一拖再拖,目前尚未竣工全线开通。而在地面以上建筑类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对民宅性质的古建筑的修缮也制定了严格的程序及对风格、色彩、体量等方面的绝对要求。也正因为如此,在意大利的街头,基本呈现的都是如图1所示的高度和谐、颜色协调的景观,而绝不会出现突兀的钢筋混凝土或玻璃幕窗的摩天大楼。这种协调的城市景观也遍布意大利,具体的体现就是多个城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不仅包括大城市(罗马历史中心1980年和1990年、那不勒斯历史中心1995年、佛罗伦萨历史中心1982年和威尼斯1987年)和中等城市(锡耶纳历史中心1995年、维罗纳城2000年和乌尔比诺历史中心1998年),也包括小型的城市聚落(圣吉米纳诺历史中心1990年和皮恩扎历史中心1996年)。

意大利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民间组织众多,比如,“我们的意大利”“意大利艺术品自愿保护者联合会”“意大利古宅协会”“意大利古环境协会”等,这些社团组织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热心人,而是对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拆迁、重建、修缮等事宜具有决定作用的专业咨询机构。除此之外,罗马通过每个月的第一个周日免费参观博物馆和景点的方式,增强每一个普通市民的文化自豪感和文物保护意识,从而为文物保护提供民众基础。而且,学校会经常组织小学生到文物景点或博物馆进行现场教学,使得相关意识潜移默化地渗入到他们的内心,并随着岁月成长(图2)。

图2 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1 2 3 4 5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承建 京ICP备10023870号-7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港澳台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