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美国国家非裔美国人历史和文化博物馆设计解析

2019-02-20 16:20:34

(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

 

NMAAHC外景,NMAAHC官网

 

建筑批评家朗斯·赫西(Lance Hosey)则将NMAAHC视为一种“抗议建筑”,即旨在呼社会关注或表达政治不满的建筑形式。他认为广场中的大多数石头建筑都是由奴隶在采石场采集的材料建成,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奴役和不光彩的历史,因此NMAAHC拒绝在新的博物馆中继续使用这种材料。另一位建筑评论家克里斯托弗·霍索恩(Christopher Hawthorne)也认为,这栋建筑的深色外观是一种隐喻。它反映了美国的原罪,也提醒美国人,种族歧视是你们不能视而不见的历史并且仍然存在。这种颜色对比就是一种态度、一种指责。综合各方观点来看,博物馆所代表的非裔美国人社群,在美国历史上历来处于身份认知的暗室。如今这座深色的建筑,不管是否暗含批判和反抗,它赫然矗立在美国国家广场的前庭,与其他纪念性建筑并肩而立,就已经是一种突破和显性表达。

从外观看,建筑像是在传统新古典主义基座上盖了一个倒立的三层金字塔,每层边角向上向外延伸。这种形状,来源于20世纪约巴鲁艺术家创作的一尊木质雕像。由于约巴鲁民族是当时非洲黑奴的主要来源,这种结构是一种极易辨认的非洲艺术形式,如同西方建筑艺术中的科林斯柱,意味着神圣、特殊和值得纪念的空间。博物馆中也陈列着这尊木制雕像,以帮助观众理解建筑的设计意图。

展厅里展示的非洲木雕,Jahi Chikwendiu/The Washington Post

 

博物馆入口是一个沿建筑外延伸展的独立顶棚。博物馆官方称之为源自非洲和非洲散居群体建筑风格的“欢迎廊道”,形成一个良好的遮阴避凉之处。建筑批评家朗斯认为这种廊道通常只在种植园的“大房子”上可以看到,是不被允许进入室内的奴隶与奴隶主共存的室外空间。它既是威望的符号,也暗示着敌对的关系逐渐缓和。博物馆的“门廊”从建筑中脱离出来,似乎在与这种特别的历史做对抗。

欢迎门廊

 

但在笔者看来,这个滨水阴凉空间的现实价值更多存在于对于公共空间的构建上。在建筑学的相关理论中,公共空间(public space或public place)不仅仅是个地理的概念,还包含着进入空间的人们以及这类空间之中的人们广泛参与、交流与互动等行为的发生。比如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花园里的环形水池、成都博物馆的观礼平台等。这些空间既营造出一个独立的小气候,也给观众一个心理准备的缓冲地带、或者交流互动的开放区域。它的开阔、尺度以及平静下暗藏的力量,都为之后的博物馆体验埋下伏笔。不管是否出于政治正确的考量,NMAAHC还是在尽量保持博物馆的中立性,但建筑切实加重了内在展陈的力量,强化了与周边现实的联系和认知。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承建 京ICP备10023870号-7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港澳台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