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走近非遗    |     聚焦非遗    |    倾听非遗    |    图说非遗
 
  西藏壁画  
 
噶玛嘎哲又称'康孜'画派,主要盛行于西康,一般称它为'加赤'(意为汉画派)。它的特点是注重神态,善于绘花草树木、山石瀑布,画面洁净,色彩搭配和谐,这一派的壁画主要绘制在昌都强巴林寺和类乌齐寺。

堪日派也称'藏孜'画派,早期受邻国尼泊尔和印度的影响较大,流行于江孜和日喀则。特点是构图饱满、色彩浑厚深沉,人物造型丰满、追求曲线变化。这一画派的壁画多绘制在江孜白居寺以及日喀则扎什伦布寺、萨迦寺,后两者虽同属该派,但由于绘制年代不同,风格上略有差异。

门唐派即'温孜'画派,是西藏壁画祖师门唐�江央顿珠所开创。这一派具有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刻画细致和富丽堂皇的风格,是西藏最有影响的画派。西藏的哲蚌寺、色拉寺等四大寺的壁画便是门唐的代表作。

为西藏各大小寺庙增添光彩的壁画艺术师们的事迹,有的载入青史,有的为历代艺人口头传诵,不少画师亦是佛教界有名望的大师。第一世班禅克珠曲杰就是位杰出的画师。据传,拉萨哲蚌寺'工布却珠'殿堂的佛像、'措钦'大殿唐卡《宗喀巴像》、色拉寺'额巴'殿堂的《苍巴像》等均出自这位名人之手。

历史的真实记录

属喇嘛教文化范畴的西藏壁画,在人们的观念上常把它作为纯粹宣传宗教教义来理解。其实它的内容并非拘泥于宣传宗教,许多壁画真切地反映了西藏历史、人民生活和自然景物,记录了优美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展现了西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即使有表现宗教题材的画面,也不同程度地透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生活状况。

众神图(白居塔壁画)

真实地记录西藏与中原、藏族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友好往来也是西藏壁画的内容之一。壁画中有详细描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其大臣禄东赞赴唐请婚的故事,也有元朝时西藏归入祖国版图的历史事实以及西藏地方上层人士与中央来往的记载,如《八思巴与忽必烈会于六盘山》、《大明使臣会见宗喀巴》等。

壁画所绘史实,大都与文字史料记载互为印证,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西藏的不少壁画是形象化了的历史资料,它通过各时代绘制的不同画面,给后人提供了许多记录当时社会状况、劳动人民生活习俗、人们相互关系及建筑、服饰、生产工具、生活器皿等各类图案。这些丰富的壁画内容成为今天研究西藏历史和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和文学艺术等方面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

编辑:冯慧

 
上一页 1 2 3 4 5
 
  专家见解 更多

周和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设民族共有精神
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文化给人智慧和力量,支持和鼓舞人们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

开启合作 守护非遗

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昆曲迎来春天

刘玉琴:中国是戏剧大国?

  民间发声 更多

NGO在非遗保护中应起更大作用
通过NGO市场化运作,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方式和方法是应该尝试和探讨的。

花儿品牌的思考

白先勇牵手北大 启动昆曲保护传承计划

专家呼吁:非物质文化保护要充分依靠群众力量

  图说非遗 更多
 
|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联局
中国文化网网站承建: 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