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走近非遗    |     聚焦非遗    |    倾听非遗    |    图说非遗
 
  深山里的艺术奇葩:侗族大歌  
 

然而,随着人类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和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侗族大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冲击。侗族大歌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正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侗族大歌正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尴尬境地。

 大歌的传承

贵州侗族村寨的四种内在保护模式,是侗族大歌长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侗寨民间传承模式自然形成了有序的阶梯,使侗族大歌保持着长久的艺术生命,千百年来得以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发扬。

自古形成的"饭养身,歌养心"歌论。侗家人把唱歌与吃饭看得同样重要,前者系维持人体生存的必须,后者比做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唱歌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上升到理论的传承保护模式,从思想意识上保证了侗族大歌的全民性。

侗族歌师

亲子传承模式。传统上,侗族的孩子们还在牙牙学语时,父母就很自然地开始教他们唱大歌了。这种起着先导作用的父传子、母传女的传承模式保证了侗族大歌的连续性。

师徒传承的模式。传统的歌班是按照年龄层次来组合的,分为男声、女声及童声歌班。作为文化精英的歌师谙熟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礼仪习俗和伦理道德等,在民众心目中,他们是智者,是能人,他们喜教乐传、不计报酬的奉献精神以及特殊的地位,使他们自然成了侗族大歌传承的捍卫者和诠释者。这种传承模式保证了侗族大歌的纯正性和完整性。

自然传承的模式。在侗族的各种节日活动中,青少年通过参加演唱活动,"耳濡目染"学会了侗族大歌。这种传承模式保证了侗族大歌的普及性。

 保护和"申遗"

随着侗歌在国内外频频亮相,贵州省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对其给予了更多的关注。1984年榕江县,在县里的中小学开展了"侗歌进课堂"实验,其影响力扩展到黎平、从江、锦屏,并辐射到湖南、广西等侗族地区。"侗歌进课堂"前前后后经历了18年的风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没有经费来源、没有制度保证、没有师资支持,使得其在实践中存在一定困难。在从江县高增乡,因外出打工的人增加,歌手存在严重的断层现象,会唱侗族大歌的大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年轻人学唱侗歌的已寥寥无几。

自然生态需要保护,人文生态也需要保护。像侗族大歌这样的珍稀"物种",应当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得到科学有效地抢救和保护。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永远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协调发展、不断进步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中。居于这样一种现实状况和人文理念,黎平县提出了"抢救、保护、继承、发展侗族大歌"的行动计划。

2002年1月在黎平县中国侗族古楼文化艺术节期间召开的侗族大歌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提出,由黎平县牵头开展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此项工作于2002年3月5日正式启动。

目前,在侗族大歌主要流行地区贵州省黎平县岩洞镇已建立侗族大歌保护试点基地,通过一系列活动建立大歌文化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研究和制定侗族大歌歌手、歌师的奖励及命名政策;将侗族大歌纳入学校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中;发掘、抢救和整理濒临失传的大歌作品,进行文字记载、制作出版物等等工作。

"若不唱歌青春好像流水过/人过三十好似绿叶变枯黄/人生一世多短暂/春秋已度心有余/而力不足/岁月如梭你我各奔前程/此时相聚应永记心中"

这是侗族大歌中一只曲子的歌词大意,充分说明了侗族对于歌曲的热爱。愿这悠扬、神秘,宛如天籁般悦耳的大歌永世长存,也愿这梦幻般的旋律让世人同醉。

知识点:原生态音乐

原生态音乐是对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音乐记录,听其音,便能对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民族性格等有所感知,这是其真。原生态音乐是对生活的音乐诠释,是与非、爱与恨、美与丑,尽在旋律中,这是其善。不加修饰,追求歌人合一,这是其美。这就是原生态音乐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的原因所在。

 
上一页 1 2 3
 
  专家见解 更多

周和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设民族共有精神
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文化给人智慧和力量,支持和鼓舞人们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

开启合作 守护非遗

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昆曲迎来春天

刘玉琴:中国是戏剧大国?

  民间发声 更多

NGO在非遗保护中应起更大作用
通过NGO市场化运作,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方式和方法是应该尝试和探讨的。

花儿品牌的思考

白先勇牵手北大 启动昆曲保护传承计划

专家呼吁:非物质文化保护要充分依靠群众力量

  图说非遗 更多
 
|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联局
中国文化网网站承建: 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