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走近非遗    |     聚焦非遗    |    倾听非遗    |    图说非遗
 
  深山里的艺术奇葩: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把人们带入大自然中

正在热播的第12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央视举行青歌赛22年,首次将原生态唱法放在青歌赛中,单独进行比赛。在本届大赛团体决赛第十九场比赛中,侗歌的姑娘们以近乎完美的和声演唱征服了在场评委,拿到了本届大赛团体决赛原生态组比赛的演唱最高分。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侗族大歌的独特魅力。

侗族大歌又称为"鼓楼大歌",大歌"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是中外民间音乐所罕见的。它必须由三人以上来进行演唱。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是产生声音大歌的自然根源。


 侗歌之韵

小演唱们着装整齐

"汉字有书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这首侗家的歌谣很清楚地指明了侗族文化的精髓在侗歌。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从古至今,他们叙事、传史、抒情等都是通过口传心授。也正因为如此,侗族文化尽管经受过历史的风风雨雨、人间沧桑,它仍以一枝独秀保存下来,并逐步引起世人的关注。

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员,据传是古代越人的后裔,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其主要聚居在我国贵州、湖南、广西、湖北四省,现有人口260多万,主要从事农业和林业生产,而贵州省的黎平县是全国侗族聚居最多的县,有侗族人口35万。侗族不仅民风淳朴,而且也极富创造性,有民谚说:"侗人文化三样宝:鼓楼、大歌和花桥"。其中的大歌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用耳朵和心灵去捕捉与欣赏的侗族特有的民间音乐。

神奇而优美的侗族民歌,拨动着无数人的心弦,世世代代演绎着-个个美妙的传说。相传,古时侗家人只会讲话,不会唱歌。山鸟告诉人们,天上有一株歌树,众仙采果唱歌,热闹得很。山鸟常常偷听、学唱。山鸟回来也教人们唱,由于山鸟学的不全,有头无尾、有尾无头。侗家后生四也提议上天采歌种,于是雄鹰、喜鹊和画眉背着四也一行人到天上,他们历经干辛万苦,最后终于将天堂的歌种采回了侗寨,从此,侗乡处处一片歌声。

快乐的侗族青年

 

侗族大歌有四类:以展示故事情节、人物对话为主的叙事大歌,以抒发男女相互爱慕之情为主的抒情大歌,以劝教诫世为主的伦理大歌和以展示音乐曲调为主的声音大歌。

各类大歌往往在命名上就可区别:叙事大歌常冠以人名,抒情大歌常冠以流传地区的地名,伦理大歌常冠以每一类人物的通称,声音大歌常冠以昆虫鸟兽或季节时令为名。

前三类大歌也可用琵琶歌的形式演唱。只有声音大歌只能用大歌演唱。歌词少的只有两句,多的也不过十句。它以优美动听的曲调见胜,讲究声音的刻画和声音的悦耳。

 
1 2 3 下一页
 
  专家见解 更多

周和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设民族共有精神
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文化给人智慧和力量,支持和鼓舞人们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

开启合作 守护非遗

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昆曲迎来春天

刘玉琴:中国是戏剧大国?

  民间发声 更多

NGO在非遗保护中应起更大作用
通过NGO市场化运作,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方式和方法是应该尝试和探讨的。

花儿品牌的思考

白先勇牵手北大 启动昆曲保护传承计划

专家呼吁:非物质文化保护要充分依靠群众力量

  图说非遗 更多
 
|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联局
中国文化网网站承建: 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