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艺术家和策展人的身份关系略论

2019-04-28 16:55:34

(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

江西画院 杨铁男

当代策展人越来越和艺术展览紧密的联合在一起,策展人的作用举足轻重,尤其在当代艺术这一领域,而让笔者颇为好奇的是,当代艺术对观念性重视的天性让艺术家本身也必须对展陈方式与展览文献等部分获得相当高的控制权——而这些恰恰又是策展人这一职业专司的领域。这个问题让我重新开始思考何为策展人?将这一职业与艺术家区别开来的是什么?他们之间的身份关系是怎样的,是否在历史上产生过变化等等问题。2015年在纽约艺术基金会(NYFA)策展部实习的三个月时间给了我极佳的机会去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的同事都是职业策展人,而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曾做过职业艺术家,和他们探讨这二者的身份关系问题是再合适不过了。

艺术,几乎存在于的每一个民族,它总是伴生着人类文明,比文字还要古老的多,可是艺术家职业化的历史却相对较短,在欧洲是文艺复兴以后的事----中世纪的欧洲艺术家仍然被称作匠人,相比之下,中国的职业艺术家(画家)出现较早,比如活跃在公元三世纪(东晋)的顾恺之。可是和艺术家的职业化相比,独立策展人是一个非常年幼的职业,本世纪60年代才在西方世界陆续出现,其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在1975年国际独立策展人协会(Independent Curators International)在美国纽约成立。可见,纽约这座城市在职业“策展人”发展中里程碑式的意义。这次能受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委派来纽约艺术基金会(NYFA)实习, 让我对策展人这个职业的理解发生了质的飞跃,理论上,通过每天例行整理历年纽约艺术基金会获奖艺术家资料,同时又和策展经验丰富的同事,也是策展部主任的嘉珂·唐纳德森女士(Jacque·Donaldson)日常学术交流,以及纽约作为世界当代艺术中心城市之一丰富的图书馆资源的便利性,让我可以从文献史的角度试图探本溯源,慢慢厘清艺术家与策展人的相互关系;实践上,我直接参与策划了纽约艺术基金会(NYFA)的若干次展览,尤其是在Westbeth画廊的举办的《TRIACONTAGON: A celebration of 30 years of the Artists Fellowship Program》,这是一个大型的回顾展,旨在提示三十年来不同的获奖艺术家就像一段段直线,把他们串联起来是一个“Triacontagon(三十边形),”这个多边形从视觉上看已经无限“圆化”,而仔细看来分明又是多段直线组成,这颇似儒家“和而不同”的君子譬喻,光是这起名的玄妙就可见纽约艺术基金会策展部的功力(尽管NYFA通常并不直接向社会提供策展服务),再别提对繁缛的作品展陈细节的孜孜以求,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竟然为了一个视频作品的观众椅子的摆放阵列研究了一下午,可见其一丝不苟之甚。

我将对“策展”历史进行一番简述,讨论从60年代至今策展方式的演变,以及艺术家与策展人的身份关系。我会着重谈一谈汉斯·沃里奇·奥布里斯特(Hans-Ulrich Obrist),他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策展人之一,伦敦蛇形画廊的馆长。纽约艺术基金会的策展部的同事嘉珂女士和亚洲部的蔡赟女士也深受他影响,并总是和我聊起他的策展理念。

一、 策展人的定义以及外延的流变

策展人(curator)的词义非常难以界定,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是一个新兴职业,而就英文“curator”而言,它是由拉丁语“curare”发展而来,其本意为“看护”,而古罗马的curatores(拉丁语“curare”在古罗马的具体内涵)几乎都是公职人员,他们主要看护浴室,运输渠,下水道等等公共设施。到了欧洲中世纪,他们的职责由管理世俗的事物渐渐转向宗教领域,例如教堂和清真寺的看守工作等等,到了十八世纪后半叶,随着大型公共博物馆的终于出现,他们才开始专门负责博物馆看守。直到最近两百年,各式各样的与艺术和展览策划的“看护人(策展人)”才从curare这个词根中衍生出来,即便是在现当代,最严格意义上的策展人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仍然和这个“curare”的拉丁词根含义具有很多的重合性;对于中文世界而言,“策展人”(curator)是一个舶来词,第一个使用“策展人”来翻译“curator”据说是台湾艺评家陆蓉之,但是其字面指向了这个职业更加当代化的功能,即策划展览而不是看守----这一点十分可取,但是“策展人”这个翻译也有它的不足,由于“策展”两个字太过生活化,使用频率颇高,导致大部分非艺术从业者常常误以为“策展人”是从事商业包装和展销会策划工作的,更有甚者会误以为是婚庆行业,生活中也能常常听到学策展专业的同侪对此现象怨声载道。我倒认为,可以使用”独策人“或者”策艺人“等稍微陌生化一些的字眼,就像curator策展人这个词本身的动词词根curate一样,具有对母语使用者而言一定的陌生感,从而迫使其成为“专有名词”,同时又保留”策划“”艺术“之意(此处以“策艺人”为例),当然这些都是后话,语言是门“伪科学”,一个词语只要被大众所接受并广泛使用,哪怕是误用,也是成立的(比如已经被广泛误用的速度单位“迈”)。

总体而言,在现今的策展人圈,比较达成共识的策展人当下所要做的基本任务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保存和保管。这主要是因为艺术品已经被认为是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中很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系列的艺术品可以展示这个国家和人民的集体历史。因此,保护好这样一个文化遗产是策展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二个方面,选择和更新馆藏。随着时间推移,博物馆必须增加新的馆藏,正如第一条所言,博物馆的馆藏代表国家文化遗产,那么此时策展人从博物馆的守护者一跃升为国家文化遗产的筛选者和制造者;第三方面,为艺术理论作出贡献。简言之,策展人对展品和藏品的研究使得他们也可以和大学教授一样在学术领域做出贡献,第一手资料是策展人最大的优势;第四个方面,在展览空间内决定如何陈列和展示艺术作品,包括拟定展览主题和甄选参展作品,即策展(这也是“策展人”中文翻译的字面意思)——也是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方面,它几乎定义了何为当代独立策展人,甚至可以说它让策展人渐渐了离开了其传统的定义(前三个方面)。 有趣的是,在中国,前三个方面的策展人职责基本由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的主要负责人(馆长)和专家承担,因此,在中国提到“策展人”通常只会让人联想到“如何陈列和展示艺术作品”这一策展人最当代的职责所在,反而少了那种跟其传统定义内涵拉扯的纠结状态。比如当我们讨论起费大为、侯瀚如等作为策展人的时候,我们只会单纯联想他们作为“第四个方面”的策展人身份。

二、 展览的出现与策展人先驱

当代策展人越来越和艺术展览紧密的联合在一起,也就是它的第四种职责变得愈发突出,可是很多人可能会忽略一个事实-----展览本身也是一个历史很短的事物,就像小说一样,最近两个半世纪才在西方逐渐受到重视,19世纪以前,某人对你说他要去参观一个展览,你肯定会觉得稀奇古怪,而现今每年全球有数以千万计的人要去参观各式各样的展览。

那么展览是如何出现的呢?它作为一种门类的根源可能要回溯到中世纪晚期欧洲城市里的集会,那时候的城市每年或者每个季度都会举行大型的集会,主要供各种工匠向公众贩卖他们的手工制品,比如首饰和器皿等等,因为那时候制作精良而又实用的商品还是相对稀缺的。工匠们,尤其是金匠,如果他们制作水平十分精湛的话,则很有可能在这种集会上被“伯乐”发现,而被擢升为政府的雇佣工匠从而变得生活无虞。所以展览从最源头就是对应人群在给定空间里互动交流的诉求而诞生的,并且展览的这种性质至今仍然至关重要,各种展览的开幕酒会和盛装出席的宾客都是最好的佐证。

有些吊诡的是,中世纪时期的视觉艺术并不会常常在出现在公共视野里,皇室和贵族常常习惯将画作挂在自己私人的豪宅或者城堡里以彰显其财富及地位-----皇亲贵胄的艺术品味有一条有迹可寻的线,较早先是大量出现纪念凯撒大帝以及其家人的石雕;文艺复兴后,类似小荷尓半茵为都铎王朝成员所绘制的那一类肖像画开始流行、蔚然成风。这些艺术品常常具有很强的政治宣传色彩,而创作这些作品的宫廷艺术家们也并不为平民百姓所熟知----普罗大众仅有的可以接触到艺术的地方可能主要还是在教堂和清真寺里。直到16世纪,这个情况才有所改变,首先是官方画院(Acadamy)在弗洛伦萨和罗马等地陆续出现,然后在法国这边,沙龙展开始由国家画院举办,随着十七和十八世纪民主政治的进程推进,艺术才终于走进了平常百姓的生活里,并被认为是很重要的文化形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家公立的博物馆诞生了,油画和雕塑才因此从皇亲贵族的私人领域里走了出来,1793年卢浮宫的放就标志着这一过程的。

 

1 2 3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承建 京ICP备10023870号-7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港澳台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