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浅析“市场为本”的经营理念与“市场、筹资相循环”的运营模式——澳大利亚芭蕾舞团交流心得

2019-03-26 16:00:17

(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

中央芭蕾舞团 许洁

2019年1月21日-2月18日,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的大力推动下,在中央芭蕾舞团的大力支持下,我有幸赴澳大利亚芭蕾舞团交流实习一个月。

成立于1962年的澳大利亚国家芭蕾舞团(下面简称“澳芭”),是南半球最负盛名的芭蕾舞团,同时也是世界十大芭蕾舞团之一。作为一支实力强劲的芭蕾舞团,澳芭在世界芭蕾舞界享有盛誉。同时,它还与包括中国中央芭蕾舞团、美国芭蕾舞剧院、日本国家芭蕾舞团、加拿大国家芭蕾舞团、美国杰弗瑞芭蕾舞团、美国休斯顿芭蕾舞团等在内的世界各大芭蕾舞团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除了风格独特且明显的艺术造诣,澳大利亚芭蕾舞团的经营管理在世界芭蕾舞界也堪称翘楚。从每年近300场的演出、30余万的观演人次,近45万的固定社交媒体受众,足以看出澳大利亚芭蕾舞团的市场份额之大、与观众的粘合度之高。

虽然中国中央芭蕾舞团与澳大利亚芭蕾舞团各有自身的特殊性,但两团同为国家芭蕾舞团,在运营方面也有不少理念和方式可以相互借鉴。此次赴澳芭交流,使我在经营管理方面受益匪浅。

艺术与行政并重的组织架构及市场为重的人员构成

 

与大多数西方芭蕾舞团相似,澳大利亚芭蕾舞团由行政总监、艺术总监配合,对于整个芭蕾舞团的经营管理与艺术质量进行把关。澳芭共有员工283名,其中演员76人,交响乐团演奏员48人,乐团管理9人,芭蕾大师及医疗团队16人,舞台技术及制作人员43人,巡演及剧务人员3人,钢琴伴奏及乐谱整理人员8人。以上173人为艺术相关人员,由艺术总监管理。在80人的行政管理团队中,市场、媒体、筹资三部分的人员数量为52人(其中市场团队有近40人),是行政团队的主体部分,由此不难看出市场运营对于澳大利亚芭蕾舞团的重要性。

“市场”的任务不仅是“让别人知道我”,同时还有“我的受众是谁”

在之前的《“零距离”走进澳芭——市场营销和文化活动》中,该文的作者朱妍对于澳大利亚芭蕾舞团的各类活动做了非常详尽的分享。此类活动不仅可以增强普通受众与澳大利亚芭蕾舞团的“粘合度”,真正地全方位了解澳芭,同时可以一定程度地“贴补”运营经费,可谓一举两得。

然而,澳芭的市场运营任务绝不仅仅在于“吸收受众”,还包括非常细致精确的市场分析。这样,“吸收”与“分析”相结合,形成一个循环链,使得市场不断扩大,而澳芭本身也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受众都具有什么样的特性,以此指导全团方方面面的发展战略。

比如,通过市场分析,澳芭发现自身的受众趋于“老龄化”:所有观众中,50岁以上的观众占据最大比例。从发展的角度来讲,这无疑是存在隐患的:随着这些观众年龄的不断增长,澳芭的受众量将出现下行趋势。就此,为了拓展培养年轻一代的受众,澳芭推出了专门针对3岁以上孩童的“storytime”演出,并开展了辐射全国的芭蕾教育课程。

Storytime演出的剧目均为专门为孩子们设计的50分钟演出,将古典芭蕾舞剧浓缩,并配有一名旁白讲解员,使得舞剧更加通俗易懂。同时,在全剧中设计多个与孩子们互动的环节,让孩子们真正参与其中、了解芭蕾。

澳芭辐射全国的芭蕾教育课程,将“STEM”体系的教学融入其中。澳芭负责培训各中小学的舞蹈老师,再由老师教授芭蕾课程。然而,这类教学所教授的不仅仅是舞蹈层面的芭蕾舞元素,同时根据学生们的兴趣,可以从舞美技术的角度,学习声光电的应用;从服装和道具的角度学习设计;从编舞的角度学习数学。可以说,这种教学体系,真正将芭蕾舞融入了中小学教育的方方面面。同时,澳芭的教育团队还会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为他们编排符合该年龄段学生心理教育所需要的舞剧作品,用艺术的形式,帮助学生们全面发展、更加健康地成长。

对此,澳芭对于一个人一生参与芭蕾艺术的构想是:

 

澳大利亚芭蕾舞团的市场运营成绩斐然,使得票房收入在澳芭总收入的比重在同类院团中非常高,达到33%左右。然而,舞剧制作、宣传、演出等方面的巨大开销,还是使得澳大利亚芭蕾舞团单靠艺术本体的市场运作,难以做到收支相平,更无法盈利。

 

1 2 3 4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承建 京ICP备10023870号-7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港澳台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