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次访华写出三本书
哈斯娜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每次访华后要出版一部著作。哈斯娜先后三次访华,要写三部著作。
《妇女在中国》写于1978年访华之后。这是哈斯娜第一部关于中国的作品。那时哈斯娜30多岁,风华正茂,充满探索热情。哈斯娜是诗人的女儿,是情感丰富的作家,正好赶上中国的特殊年代,面对热情纯朴、干劲冲天的中国人,她深受感染,不由自主地完全融入其中。
当时,孟加拉刚刚独立7年,中国和孟加拉都是发展中国家,贫穷是中孟两国共同面对的问题。哈斯娜带着思考、带着热情,用发展中国家的眼光观察中国、记录中国。这部书采访了中国领导人、妇女联合会成员、女作家、女艺术家和普通妇女,全方位介绍了中国妇女当时的情况,文风质朴、生动、真实,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成为哈斯娜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32年后重访中国》写于2010年访华之后。光阴似箭,中孟建交35周年之际,哈斯娜主动要求再次访华。此时的中国已经完全改变面貌,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国家正在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迈进。与发达国家某些作家的猎奇心理不一样,哈斯娜的目光聚焦中国的发展成就,赞美之词随处可见,同时对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表示理解。在这本书中,哈斯娜试图用白描的方式介绍中国,希望给读者呈现一个中国的概貌。然而,这一想法难度很大,哈斯娜不是经济学家,在华访问的时间并不长,而中国32年的变化是篇大文章。因此,哈斯娜在介绍中国国情时,大段引用中方文献原稿。读者和研究人员在阅读书稿时常能直接读到中方原始资料和重要文献,书中既有中式英语,也有印巴英语。这部书的风格与其第一本书非常不同,这是一部转型期的作品,算得上是哈斯娜从形象思维型作家向学者型作家转变的开端。
《丝绸之路》写于2013年参加“东方文化研究计划”之后,截至笔者撰写此文之时,该书暂未定稿。在2013年访华过程中,哈斯娜多次谈到她的写作构想。她说,丝绸之路是一条和平发展之路,有力地推动了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和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共同发展。哈斯娜希望通过实地考察、专家交流和文献考证,能进一步揭示丝绸之路人文精神,推动重启丝绸之路。这部书与前两部书的风格也会有较大不同,将更加注重考证、推论和文献的引用。哈斯娜来自南盟国家,研究了当地文献,考察过当地丝绸之路遗迹。她希望在新书中提供一批鲜为人知的史料,阐述孟加拉佛教传播对丝绸之路的贡献以及丝绸之路曾经给孟加拉带来的繁荣。哈斯娜说,写作《丝绸之路》的目的在于推动重启丝绸之路,尤其要重启南亚丝绸之路,把中国和孟加拉连接起来,推动孟加拉等南亚国家的共同繁荣。
三、第三次访华纪行:情系丝绸之路
应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邀请,作为“东方文化研究计划”学者,哈斯娜于2013年9月12日至24日对中国进行了第三次访问。这次访问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调研丝绸之路。
毛杜德夫人在博物馆展区 |
(一)重走丝绸之路
哈斯娜此次访华时已经70岁有余,要重走丝绸之路十分不易。接待方从哈斯娜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多方面考虑,建议安全健康第一,尽可能缩短行程,只去一些交通便利、路途较近、有代表性的地方,如当地专家认为是丝绸之路起点的古城西安、可以了解丝绸之路历史渊源和重要文物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等。但哈斯娜坚持在有限的时间内,深入丝绸之路,多考察遗迹,多查找资料,多与专家交流。经多次沟通协商,考察路线选定两条。一是当时的陆地丝绸之路热线:经长城,西安古城,甘肃敦煌的莫高窟、阳关,通往西域的古道;二是茶马古道,包括昆明、大理及通往南亚的驿站遗址。出发之前,哈斯娜做了不少功课,考察通往南亚的茶马古道就是她自己提出来的,接待方为此也做了不少努力。短短12天,哈斯娜先后访问了西安、敦煌、北京、大理、昆明等地,行程数万公里,走访了7个不同类型的博物馆,考察了20多处丝绸之路遗址。
毛杜德夫人和儿子考察莫高窟 |
(二)对话丝绸之路专家
哈斯娜不顾旅途劳累,每到一地都要提出一些新建议,特别是希望多与专家交流。接待方认为哈斯娜考察任务已经很重,总想减少一些项目。我临时受命参与接待工作,出发前对丝绸之路仅知一点皮毛,一路上十分窘迫,只能一方面尽力协调好当天的考察,另一方面,努力与接待方协商,尽量增加专家交流机会。当时“一带一路”倡议刚刚提出,我国学界正加紧学习研究。有的专家挤出时间与哈斯娜交流,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和研究成果;也有专家因学术活动协调不开,没能赶上会见和交流;还有的专家因研究方向不同,一时很难回答哈斯娜提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