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顶级的艺术水准

2019-03-18 16:57:16

(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

在音乐厅外的后厅,一共有三组音箱,这三组音箱的覆盖区域、电平比例、延时,都可以进行仔细调整。音乐厅的主线阵列音箱旁边,分别有辐射舞台侧方及后方合唱演员区域的小型线阵列。

音乐厅一共吊挂三对立体声话筒,一对位于我们通常所谓的录音主话筒的位置,另外两对在舞台后方观众席上方指向观众席最后区域,分左右吊挂。这三对立体声话筒都是扩声与录音共用的,可见他们的扩声调音师对于自然、融合、松弛的声音的追求。

音乐厅内的无线话筒天线系统共有两对接收加一支发射,其中的发射天线是给所有无线监听系统用的,天线为PA805SWB。两对接收分别悬挂于穹顶下方,和舞台边的木质空墙内,由信号汇总器进行RF信号汇总,分为Primary一组和Alternate一组,平常只用穹顶下方Primary的那一组(注意,一定不能两组同时用,否则在汇总处会产生RF信号的相位失真)。在穹顶处的天线到信号放大器之间的距离超过300m,因此他们使用了Opticalzonu公司的UHF由Coaxial转Fiber再转Coaxial的设备。

悉尼歌剧院调音师的一些良好习惯

歌剧院调音师对于音响系统的原理了解极为清晰透彻,从而很好地指导他们的工作,下面我举几个实例说明此问题,同时我也觉得这些使用方法非常值得借鉴。

◆ D&B扩声音箱

超低音箱与全频音箱的分频点有100Hz和70Hz两种可选(D&B音箱的设计,其他品牌的音箱有自己的分频点频率)。如果全频音箱吊装,超低位于地面,对于古典音乐来讲,分频点最好选择为70Hz,这样,例如BASS这样的声像就会集中于吊挂的全频音箱辐射出来,避免低音的声像感觉上下漂移,但同时,由于全频音箱的低频部分没有指向性控制(D&B超低音箱大多都有指向性设计,有心形和超心形可切换),因此,要特别注意在扩声时可能会引起的低频回授问题。如果是Rock Band,建议分频点选择100Hz,这样感觉所有频响底部的信息都会非常“有劲儿”地从超低音箱里出来。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其他品牌的音箱。

◆ 关于音箱的主动分频与被动分频问题

歌剧院的调音师巧妙地运用了相关知识获得了连接音箱的新方法:关于前方八支FrontFill扬声器一起Link而做到两路信号分开控制的方法—该音箱为二分频方式的音箱,因此当选择内部分频即Passive(被动式分频)方式时,一根四芯Speakon可以传输两路音频信号,分别为+1、-1(CH1 全频信号);+2、-2 (CH2 全频信号),功放的两路输出分别为两芯(配合被动式分频的功放),经过Y线合并为一根四芯线,之后进入第一支音箱,因为音箱是被动式分频,只分频CH1的信号,Link两支音箱之后,利用一条顺序为+2、-2;+1、-1(即与前一条相反)的Speakon连接第三支音箱,第三支音箱开始分频CH2的信号,同理,当Link至第七支音箱时,再将顺序调换,因此形成了两边四支音箱是一路信号,中间四支音箱是另一路信号。

音响设计以及调音的先进方法

悉尼歌剧院的调音师对于电声乐队、交响乐团及合唱在不同厅堂内如何进行音响设计及调音都有很丰富的经验,下文我想详细描述一些实例供大家参考。

音乐厅音响设计及调音

他们将吊挂的话筒称为Winch,其实Winch是控制话筒组升降的机械绞盘,每一组吊挂话筒均由五条钢索由顶部悬挂下来,每一条钢索都是自动控制的,高度、角度均可随意调整。

钢琴用一支或两支领夹话筒,粘在钢琴内部钢梁上。

Big Band、传统爵士乐、Old School等音乐风格,在音乐厅演出时,只使用三只话筒为整个鼓组拾音,一支Over Head(Cardioid Condenser),一支SNARE(SM58),还有一支KICK(Beta52)。鼓手返送只发KICK,以及乐手想要的其他声部。

吉他的拾音(DI),BASS的拾音(DI加话筒)。电声乐器基本全部使用DI,即使有乐器音箱(例如吉他音箱、BASS音箱、键盘音箱),在音乐厅里,这些音箱发出的声音也不用话筒进行拾音,如果没有乐器音箱,演员旁边一定要有Foldback音箱。

该场调音师特点总结:

◆ 不加人工混响,他认为音乐厅的自然混响已经足够,但我认为应少补一些尾巴。

◆ 均衡上大量使用Low-Cut和High-Cut,很少去做其他的,除非很需要改善一下音色。

◆ 吉他BASS使用DI,确保音色,也可避免啸叫。

◆ 巧妙使用Snap Shot,尤其要做一个全部Mute的Snap Shot,或者将每一个Snap Shot都处于全部Mute(静音)的状态,随着节目准备开始时再打开。尤其注意,在每次打开通道Mute(静音)时,都要把推子拉小5dB,再往上推至合适电平,这是一个非常好也是很重要的习惯。

◆ 声像的使用上他将所有的声像都置于Center,我不太同意他的做法,声像的宽度一定要在听感上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在演出时观众满场的情况下,声音的宽度会变窄,低音会被吸收很多。因此,声像的正确设置和人工混响的合理使用更为关键。

◆ 演出过程中,后台的音响工程师会利用Shure AXT600无线频率管理系统一直进行无线频率的扫描,利用ShowLink 实时调整无线话筒发射与接收的频点,做到无线话筒的使用安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承建 京ICP备10023870号-7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港澳台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