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弗吉尼亚艺术博物馆整体运行机制

2019-03-11 17:32:02

(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

藏品的登记、修复和利用

VMFA目前有藏品3 3万件,正在进行胶卷版到电子版的重新登记,这个电子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数据扩充的过程。令我感到意外的是,与国内大多博物馆需要一个小组完成的文物取出、测量、照相、登记、归还等程序很不一样,在VMFA的纸质藏品工作室,所有的过程只需要一个人来完成。显然,这对专业人员的责任心和多方面的工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了解地逐步扩展和深入,我越发感到:第一,VMFA对工作人员的信任在很多方面都有表现,这也许与美国社会整体的诚信机制有关;第二,VMFA对员工相对全面的技能培训有利于确保工作人员独立完成系列工作,从而减少了中间环节;第三,他们一直用collection(藏品)的概念,我们常用“文物”(relic)的概念,虽然价值上和重视程度上相当,但似乎在意味上有那么一点细微的区别:“藏品”,多了一些平常心,而“文物”,强调了神圣感。我妄自猜测,这用词是不是也在意识上影响了我们各自的工作方式呢?

进入雕塑和装饰艺术修复室是在一个晴朗的午后,最先感受到的是从整排窗户透进来的灿烂阳光,这恰好保证了这类文物修复所需要的充足的自然光线。其次,不同空间都存在的几根蓝色的管道,从天花板往下探出,恰似某些现代艺术作品,它们自然吸引了眼球。这是什么呢?修复室的主管Sheila女士解密:在修复中,不可避免会经常使用化学用品,有些化学用品的气味是有害的,这些有害气体正是通过这诸多蓝色管道处理和排除,保证了工作人员免受侵害。原来这是环保设备。对比国内大多博物馆文物修复工作间的现状,这种专门为“人”配置的专业设备并不多见。

除了展览和研究外,对于藏品的直接利用就是文创产品的开发、制作和销售了。VMFA对于含有馆藏品元素及标识的文创产品,实行馆内自行设计、自行制作和自行销售的模式。在VMFA,早在策展初期,相关文创产品的开发和制作就被同步提上议事日程。当展览开幕,文创产品亦同步面市。及时跟上展览的节奏,在最合适的时间销售最合适的相关产品,展览和产品相辅相成,共同吸引观众、满足观众多方面的需求。

策展

VMFA有9个策展人,分别有各自的研究方向。策展提前需要做得工作很多,在实习期间我看到的特展,据说都是5年前计划好的项目。在VMFA实习的最后一周,和负责艺术和教育的副馆长Michael约见的时候,他果真出示了2015—2021年展览计划表,这7年间23个项目的展览名称、策展人和所用展厅尽列其中。在另一张表格中,则提前4年(其中前3年按半年,最近1年按季度)详细列出了每个展览计划的预期进度以及所涉部门和人员的具体任务。

每月一次的展览会议,参加人员覆盖VMFA全馆所有部门的人员,以确保各个部门充分了解展览情况,并按照各自的职责制订并完成各自的相关计划。所以,展览并不完全是展览部门的事。首先行动起来的自然是筹款部门,与此同时,教育部门会约见策展人收集相关材料并商量教育活动的安排,藏品部门会及时沟通所涉展品的修缮,商品部门也会及早筹备相关展品,会员及票务营销部门会进行各种宣传和营销以及志愿者相关知识培训等等。这样,通过展览,整合了博物馆各部门的力量,而不是营销和研究部门各行其是,到年终汇总各自的工作。经营博物馆的理念就这样提纲挈领地贯穿在全馆业务工作当中。

策展文案获准后,策展人立即着手的工作不是查找专业书或者结合自己的专业见解进行标签文字撰写,而是约见博物馆教育人员,和他们逐一反复商讨展品标签说明的写法。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意识到直接面对观众、熟悉观众兴趣点、理解不断变化的观众需求的,正是在一线服务的博物馆教育人员。只有让教育人员在展陈之初就先期介入,才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展陈人员自说自话、“自我陶醉”,从而达到展览的实际预期效果。说到底,博物馆展览的使命不是文物考古研究人员的自娱自乐和自我满足,而应是让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获得和分享展览和展品的故事。我们从中进一步体会到了美国当代博物馆最为重要的注重分享的办馆理念。

征集工作也同步进行。策展人的眼力和水准以及偏好,对购置物品都会有非常大的影响。策展人对于文物购置的类别和价格选择也有相当大的主动权,是否权利过大?当我们有此疑问的时候,东亚艺术策展人李建老师给我们具体讲解了藏品编号的方法。李老师告诉我们,多年以后,按照藏品的编号,馆里人员和业界人士都会知道此件藏品当年的购置人,如果价值不大或者根本就是赝品,甚至被馆里再次出售(VMFA允许购置进馆的藏品因为种种原因而重新回到市场),“那多难看啊”,李老师这句带着浓重北京腔的话,连同她脸上的表情,给我的印象很深很深。这句话带给我的深切感受是,这样的信任和权利的获得和使用,从策展人个人角度来讲,是基于一种学术习惯和道德,而从整个美国社会来讲,则是基于学术诚信被高度重视,并且拥有严谨的评判体系,这非常让人钦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承建 京ICP备10023870号-7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港澳台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