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做最独特的自己——鸡屋剧院实习交流实录

2019-03-01 10:14:23

(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

L女士:作为孩子的家长,这几天来看到的是所有大人与孩子都非常幸福地享受着鸡屋剧院这份戏剧大餐。作为心智障碍孩子的家长,戏剧就犹如一股春风,弥足珍贵。我心中这份感激之情,外人更是无法体会。

我的孩子平时是一个活泼、好动、调皮、喜欢粘人、好奇心重、自尊心又强的孩子。因为他的个性特点以及语言的障碍、沟通能力的欠缺、理解能力的不足还有行动上的障碍,之前他能融入到普通团体的机会少之又少。在第一天的夏令营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如与别的孩子相处时发生不愉快,他不知如何去沟通与解决,他喜欢用亲、抱、摸的方式表示对别人的友好,别人并不能接受,而别人对他正常的友好表现,他却不能很好地明白;他对规则、规定没什么概念,明知不能动的物品,总想去动;他也没有团队意识,老师安排他在这一组,而他却跑去另一组;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情绪容易激动,行为过激,甚至动手打人。针对孩子的种种状况,老师们对他一直是永不放弃,永不抛弃,大手牵小手,一直不松手。我除了感动还是感动,昨天回去与儿子做了深刻的交流,觉得他的记忆里留下了戏剧的痕迹,也记住了永远带着微笑给予他温暖怀抱和坚实臂膀的那位中国女孩。他在活动过程中表现的不足,没有一个人去责备,只有引导鼓励,但他自己却越来越清楚地有所认识,我相信这是最好的开始。

这也让我认识到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责怪是最愚蠢的方法,只有更多地帮助他,引导他做最棒的自己才是可取之道。剧院里老师们的理念,和他们对孩子们真心付出的点点滴滴,尤其值得我们家长学习。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只想说:有鸡屋真好!

学历教育(BTEC、foundation degree、university)

除了短期和长期的培训以外,鸡屋剧院有自己的高中和大学的学历教育,设有戏剧表演、音乐剧和戏剧理论等专业。学生在学习期间会被安排到剧院参与实际创作演出,让学生能够在演中学,在学中演,不断地提升自己。

戏剧,尤其是表演,言传身教十分重要。学校的教师也不是单纯从事教学工作,他们需要定期为剧院排演剧目,不断回炉,不断在舞台上历练,才有资格教学。在鸡屋剧院的这段日子里,大家总会用“Family”来形容自己对鸡屋剧院的感受,有很多学校的学生因为热爱剧院、感恩剧院,从而在毕业后回到剧院工作。

一个剧院拥有完整的教学体系并可以达到办学的资格,不仅为剧院发展储备人才,还为学员提供了实践的舞台,真可谓一举两得。

期待中英文化碰撞的火花

鸡屋剧院的日常运行、融合性戏剧的理念在此次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关于戏剧教育,我认为,它不是完全是为了培养专业演员的专职教育,还担负着育人化人的义务,这就要求戏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能选择适度的内容。比如,可以把古诗词、中国文字、礼仪规范、传统节日、爱国情怀、历史典故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元素,发挥戏剧的专长,将其融合进对儿童、青少年的教育中,取代简单的背诵、说教,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再如,用戏剧构建时空感,培养审美观,训练思维力,激发表现力,增强想象力,从而提升表达力,培养健康活泼、向上向善、不畏困难、勇于进取的青少年。

2019年8月,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拟计划邀请鸡屋剧院戏剧教育专家来京,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举办戏剧工作坊,利用国外先进的方法,共同探索戏剧教育的本土化。这样一定会令中英文化不断碰撞出火花,令戏剧作为教育手段在中国生根发芽,健康发展,从而逐渐搭建起充满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生活方式,最终使任何人都可以在一个极其包容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戏剧教育起源于欧洲,其体系和方法已经非常完善且实用,摸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戏剧教育方法,则是我们这代戏剧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可用可循的脉络十分丰富,对此我们应该有信心。正如焦菊隐先生在论述如何发展中国话剧艺术时曾说:“我们不要妄自菲薄,应花大力气学习研究我国民族的戏曲艺术传统。对从事话剧艺术的人来讲,更有一个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我们要有中国的导演学派、表演学派,使话剧完美地表现我们民族的感情,民族的气魄。”话剧表演艺术如此,戏剧教育也应如此。

 

后记

在鸡屋剧院里交流时,我看到的是一批“敬业、乐业、精业、勤业”的教育者、艺术家,他们用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艺术创作和戏剧普及工作中,只因为“热爱”!戏剧教育在中国任重而道远,同样需要这样一批有专业、有爱心的人去做专业的事。“龙马风神,骆驼坦步”,相信从业者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个活动策划,真诚地面对每一位观众,就是在实践“戏剧改变人生”的宗旨。对此,我衷心地感谢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给予了我这次宝贵的交流机会,让我能在学习中解答工作疑惑,在实践中深化对戏剧教育的理解。

上一页 1 2 3 4 5

 

 

中国日报网承建 京ICP备10023870号-7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港澳台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