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三场中国展览为中心的考察

2019-02-20 13:44:07

(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

 

皇家艺术学院与故宫博物院的交集

近代以降,皇家艺术学院与中国的联系更为紧密,并且在中英两国文化艺术交流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自20世纪30年代至21世纪初的70年里,伯灵顿宫内成功举办了三场规模宏大的中国艺术展览会,它们分别是“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1935-6)”、“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1973-4)”和“盛世华章展:中国宫廷艺术展(2005-6)”。每场展览会的间隔时间为30年左右,它们是见证不同历史时期中英两国文化交流的里程碑,世界瞩目,意涵丰富,至今仍存深远持久之影响。

伦敦艺展会海报(© The Royal Academy of Arts)
中华文物展海报(© The Royal Academy of Arts)
盛世华章展海报(© The Royal Academy of Arts)

 

伦敦艺展会:形塑民族文化之认同

“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Th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1935-6)”,简称“伦敦艺展会”,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处于抗日战争时期进行的。它是中国政府首次大规模征选文物出国展览,其目的是“谋国际欣赏中国艺术品,藉以表扬中国文化”。该展览从15个国家借得3000余件套中国古代艺术品,数量之庞大,品类之齐全,为历届艺术展览会所罕见。当时,故宫博物院、中央研究院、北平图书馆、河南博物馆、安徽图书馆等公私收藏品758件参加展览,是整个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精华之所在。展览自1935年11月28日开幕,持续至1936年3月6日,历时14周,总计接待观众42万余人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承建 京ICP备10023870号-7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港澳台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