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织物藏品的保存方法与设备——以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柴斯特郡博物馆为例

2019-03-13 13:52:29

(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

拉蒂中心纺织品文物观摩室,就位于藏品储存室中。本人在文物观摩时,曾注意到,在观摩台附近墙面上,悬挂有一台可以背负使用的便携式吸尘器。这种可移动吸尘器使用充电式移动电源,对于清洁多重排列的大型柜架来说非常便利。这种设备特别适合拉蒂中心的卷轴储存柜,因为卷轴织物的外层包裹有一层透明的聚乙烯薄膜,这种材料极容吸附灰尘,所以需要定期更换并频繁除尘。观摩室的文物操作台面,全部使用未漂白的脱浆白棉布进行包裹,操作台下部为中空并打有隔断,可以存放工具材料;桌脚安装有橡胶脚轮,固定不动时阻滞感极佳,移动时又可以消解震动 。操作台本身可与由天花板垂下的电源相连接,如此一来,当在台面操作电气设备时,即可将设备插入操作台面下方的插孔,避免了因地面走线造成的潜在风险。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纺织品修复部门,与负责存放、保管及观摩织物的拉蒂中心相毗邻,从拉蒂中心入口出来,即有一个工作专用通道直接通往修复部门,十分便利。实际上,整个大都会博物馆第五大道主馆建筑,都极大实现了专门藏品研究部门、其所管辖的文物库房和展示该类藏品展厅在空间上的紧密结合。这种功能布局上的周密考量和设计,往往令人叫绝。

修复部门分为办公区和实验室。办公区集中在墙壁一侧,一列排开,每位修复人员对面都是宽阔的修复空间。在这里安放有两列(4-6张)挂毯织补台,在宽阔的工作台上,古代挂毯正在经历修复。在修复台与办公区之间,放置有藏品存储柜和显微镜操作台。沿着挂毯修复台继续向内部行进,可见到两种不同类型的织物清洁台,左侧是使用吸尘装置对织物进行除尘处理的干清洁空间。这里所使用的吸尘设备,是一种牙科诊所使用的、带有精致吸头的清洗仪,操作中避免了与纺织品表面发生直接接触。每次使用后,该设备都需用蒸馏水清洗、干燥。使用这种仪器的进行清洁非常耗费时间,但是更够在最大程度上保护织物安全。在与之相对的另一侧,安放着使用液态溶剂进行织物清洁的湿工作台,其设计颇具匠心:工作台面上铺有类似金属筛网的平面材料,待清洗的织物被放置其上,每一次仅仅滴上少量溶剂于织物之上,进行局部清洁;筛网下部连有通气管道,管道的另一端是真空抽气装置,一旦开动,可随时将织物上的清洁溶剂吸走,实现织物与溶剂极为短暂的接触,尽量避免因接触时间过长导致的染色和纱线蓬松度改变。由修复室向内继续行进,敞阔的挂毯清洁室呈现眼前。无论怎么看,这里都是一个典型的游泳池:地面与四壁皆贴有白色防水瓷砖,角落处安装有醒目的注水阀和排水口;所有电路走线都设置于天花板上,防止清洁过程中发生漏电。当对大型织物进行浸泡清洁时,该房间内水平位置较低的一个入口被彻底封闭——该房间地面略低于其他房间地面——工作人员穿着防水靴裤在水中进行清洁操作。除此之外,这里还有一间染色技术分析室,对染料种类、染色工艺过程进行模拟、分析。

柴斯特郡历史学会(博物馆)

柴斯特郡位于美国东北部的宾夕法尼亚州,是英国在美洲建立的最初的三个殖民点之一。在这里生活的居民的祖先,大多都是早期英国移民。柴斯特郡历史学会(博物馆)成立于1893年,致力于保存本地居民的家族遗物和集体记忆。这间博物馆的正式员工,仅现任馆长艾琳·E.安德斯洛(Ellen E. Endslow)女士、藏品管理员希瑟·汉森(Heather Hansen)女士两人。该机构规模虽小,却是2014年美国博物馆大奖的获得者,是美国小型地方博物馆成功运营的杰出典范。

该机构现有藏品6万余件,其中包括大量纺织类收藏,例如十八世纪至二十世纪的古董及现代服饰、配饰,包括鞋靴、帽、紧身衣、钱包、各种手工刺绣制品、玩具,以及由当地妇女手工缝制的绗缝被。这间博物馆极其成功地建立了本地居民——特别是退休后赋闲在家的年长人士——作为博物馆志愿者,共同参与藏品管理与博物馆运营的模式,仅仅利用微薄的预算,极其出色并富有创意地完成了纺织类藏品分类、编目、保管与展示等诸多项目。

此次观摩,笔者了解到该机构藏品保管项目中。包括小型手工制品密集存放方案在内的,大型卷轴类纺织品存储架的制作,以及一些特别种类的藏品,如纪念徽章(织物材质)的储存与保管,还有家庭手工刺绣制品对家族史构建的重要价值。

其中,值得借鉴的藏品收纳方案包括:

1.刺绣钱包、挂件等复合材料佩饰(特点为形态不对称且不规则):此类藏品体积较小、材质脆弱、每件藏品信息无法单独附着于藏品之上,且集中存放后不易定位。由包装公司定制专门规格的浅纸盒(柴斯特郡博物馆委托了专门从事博物馆存储、包装产品的Delta Design公司为其提供尺寸各异的纸盒)。在纸盒内部,各个分隔单元被用来单独存放每件藏品,藏品本身使用无酸纸进行包裹。整盒文物被分成不同搁置单元,通过单元编号标注内部储存的藏品信息,信息纸页一面为带有藏品名称和方位的表格,另一面为每件藏品的图像照片,搜索时一目了然。在纸盒的外部,标有内藏文物信息以及纸盒编号,实现了准确定位,便于查找。

2.卷轴类织物: 保存此类藏品的存储架受力强度要求较高,存放时需要实现空间紧凑且牢固稳定,同时需要便于定位查找。由于柜架制作预算较低,该机构无法负担由专门公司定制的产品。其解决方案为:方案一,卷轴类织物存储架的制作,最终由本地一位退休工程师兼五金工艺爱好者,独立设计、制作完成。所使用材料全部来自市面可购、规格标准的五金件。这位志愿者和藏品管理员在充分的沟通与讨论后,选中了数个简洁、便利的连接、承重与收纳方案,最终成功解决了卷轴类织物存放中各种难题,所产生的成本,仅仅是五金材料的购买费用。方案二,该机构使用的木质储存架的设计亦十分巧妙:储存架两面开放,可以双面使用。这种展架的每一面都较深,约50公分;垂直方向共有十层,每一层都放置前、中、后三件卷轴,每个卷轴的轴心都由位于存储架两端,由可插拔的木质楔子固定。前、中、后三列各自的木楔子,皆插在位于储存架两端的木板条上,高度逐渐上升。当需取用某一层中、后排的藏品时,可由两人共同操作:先将位于前排的卷轴轴心所担之楔子拔出,将卷轴依次取下,从而实现对后排藏品的取用。这种展柜存放文物非常紧凑,可以有效节省库房的保管空间。由于存储架较深,使得两侧表明宽度有余,藏品的方位信息可以标注在展柜两端宽阔的侧板上,易于定位查找且整齐美观。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承建 京ICP备10023870号-7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港澳台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