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走近非遗    |     聚焦非遗    |    倾听非遗    |    图说非遗
 
  桑蚕丝织  
 

中国丝绸是全人类的瑰宝,蚕桑丝织是中国的原创性发明。至迟在公元前3000年,这里的先民就已经驯化了家蚕并利用家蚕丝织成丝绸。五千年来,它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标识,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种传统蚕桑丝织的生产技艺和民俗活动至今还保存在浙江和江苏的太湖流域以及四川成都等地,成为当地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桑叶是蚕天然的饲料,太湖流域有着广袤的桑树分布,每年春季,桑树发芽,阳春三月,则获春叶。

蚕,从卵变为蚕,吐丝结茧又成蛹,最后蜕变而化为蛾,一生四变,令人感慨。

缫丝是将蚕茧浸在热汤中,用缫丝车抽丝。茧子的下脚料,就可以用于制作清水丝绵。

织绸,是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中最具有独创性、最富文化积淀的部分。丝织机中的踏板传动机构、完整的织物组织体系以及提花信息贮存系统,是织造绚丽多彩丝织品的关键技艺。

绫绢是单层的暗花织物,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用于书画装裱,与礼制和书画艺术紧密相关。

纱罗由平纹和绞纱组织联合构成,绸面具有纱孔,孔眼清晰,质地刚柔滑爽。

锦是古代最为复杂的织物。蜀锦源自汉代,其特点是经线显花。宋锦则采用特结锦为组织,风格自成一体。

蚕桑丝织,还包括与之相伴相生的民俗活动。春节之后,蚕农请艺人到家中或蚕房表演,禳灾驱邪。到了清明,头上插戴艳丽蚕花的蚕农们从四乡八村涌来,他们结伴成群,赶赴含山轧蚕花,祈盼蚕神,保佑蚕茧丰收。

竹溪村路,桑园寂静,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世世代代生活在太湖流域的蚕家,一直以来就与周边的环境有着天然浑成的和谐关系。

蚕桑丝织,既是蚕农们的生活来源,也有着他们的原始信仰——人们不仅隆重地祭祀它,还用蚕生产的丝制作极为神圣的衣服,他们在死后更期望穿着丝织物升天。

因此,中国蚕桑丝织技艺被公认为这一地区共有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20世纪末以来,随着经济格局的改变,传统蚕桑丝绸业正处于衰退中,各种蚕桑习俗也正在失去生存的空间,原有的传统手工织造技艺面临失传。

 
1 2 下一页
 
  专家见解 更多

周和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设民族共有精神
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文化给人智慧和力量,支持和鼓舞人们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

开启合作 守护非遗

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昆曲迎来春天

刘玉琴:中国是戏剧大国?

  民间发声 更多

NGO在非遗保护中应起更大作用
通过NGO市场化运作,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方式和方法是应该尝试和探讨的。

花儿品牌的思考

白先勇牵手北大 启动昆曲保护传承计划

专家呼吁:非物质文化保护要充分依靠群众力量

  图说非遗 更多
 
|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联局
中国文化网网站承建: 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