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走近非遗    |     聚焦非遗    |    倾听非遗    |    图说非遗
 
  木卡姆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木卡姆”为阿拉伯语,意为规范、聚会等意,这里转意为大曲,是穆斯林诸民族的一种音乐形式,集歌、舞、乐于一体。“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 其以 “十二木卡姆” 为代表,十二木卡姆就是十二套大曲,这十二套大曲分别是:拉克、且比亚特、木夏吾莱克、恰尔尕、潘吉尕、乌孜哈勒、艾且、乌夏克、巴雅提、纳瓦、斯尕、依拉克等木卡姆。

木卡姆音乐现象分布在中亚、南亚、西亚、北非19个国家和地区,新疆处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最东端。得益于横贯欧亚的古代陆上交通大动脉--"丝绸之路",维吾尔木卡姆作为东、西方乐舞文化交流的结晶,记录和印证了不同人群乐舞文化之间相互传播、交融的历史。因此,"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人们赞誉为“华夏瑰宝”、 “丝路明珠”,并于2005年11月25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历史・特色

“十二木卡姆渊”源于西域土著民族文化,又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公元十世纪到十三世纪在(新疆)南疆塔里木盆地发展并形成了两只文学,即以吐鲁番为中心的北部高昌回鹘王国佛教维吾尔文学,和以喀什葛尔为中心的南部黑汗王朝伊斯兰文学,产生和发展了两种文学语言(尽管两种文学语言的差别并不大)。公元十四--十五世纪左右,当北部吐鲁番等地也接受了伊斯兰教以后,这两只文学才合二为一,于是统一的近代维吾尔文学(即所谓察哈台文学)诞生了。

这是一个及其重要的历史时期,文化特别是文学语言的统一,为一切文化产品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基础。也就是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众多的文学家、诗人和音乐家及文学艺术作品,《十二木卡姆》就是其中之一。

提到《十二木卡姆》的诞生,就要提到在叶尔羌汗国的王宫中一个重要人物--可德尔汗,他是当时中亚一带著名的音乐家,也是王宫中的高级乐师。此公不但精通音乐,在维吾尔族及中亚、西亚的历史、哲学、诗歌方面也具有很高的造诣。

建立于十五--十六世纪的叶尔羌维吾尔汗国,是维吾尔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创建者赛义德汗在推广统一的维吾尔文化和文学方面发挥过及其重要的作用。阿布都热西提汗继承王位后,更是热衷于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和完善,其本人也是一个通晓哲学、诗歌与音乐的文化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结识了具有超凡的艺术才华的乡村女子--阿曼尼萨汗,受其诗歌与音乐才华的感染,汗王将她娶入王宫,做了妃子。《十二木卡姆》就是在王妃阿曼尼萨汗的倡导下,国王阿不都热西提汗的主持下,宫廷乐师可德尔汗的实施下得以完成的。这一文化项目是建立在维吾尔族丰厚的音乐文化基础之上,取材于维吾尔族民间的"木卡姆"及民歌资源,经过系统地加工、编辑和整理而形成的一个具有规范性和权威性的音乐套曲,演奏全套曲目需要24个小时。因此,《十二木卡姆》是一部完整的系统的音乐著作。

然而,《十二木卡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音乐著作,其创作的社会文化环境、内容包含的丰富资源、音乐形式上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整个创作过程,都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十二木卡姆》是一部凝结着它的创作者们的知识、智慧和技能的音乐经典著作,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宫廷音乐大典。它是科学与技术的结晶,是人文与历史的产物,这才是《十二木卡姆》的内在价值和应该享有的文化地位。在文化产品中,创作者的思想历程体现在艺术作品之中,这种丰富的人文思想意识及其形成过程才是艺术作品真正的价值所在。

从时代和地域因素上讲,"十二木卡姆"一是由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发展成的套曲和歌曲;二是地方音乐,即库车、喀什、吐鲁番、哈密和和田音乐以及刀郎音乐。这种时代和地域因素相互交织渗透,浑然一体。十二木卡姆还有一些地域性变体,其中比较有名且具一定特色的当属刀郎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

"十二卡姆"的每一个木卡姆均分为大乃额曼、达斯坦和麦西热甫三大部分;每一个部分又有四个主旋律和若干变奏曲组成。其中每一首乐曲既是木卡姆主旋律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具有和声特色的独立乐曲,为木卡姆伴奏的乐器有沙塔尔、弹拨尔、热瓦甫、手鼓、独他尔等。

 
1 2 下一页
 
  专家见解 更多

周和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设民族共有精神
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文化给人智慧和力量,支持和鼓舞人们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

开启合作 守护非遗

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昆曲迎来春天

刘玉琴:中国是戏剧大国?

  民间发声 更多

NGO在非遗保护中应起更大作用
通过NGO市场化运作,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方式和方法是应该尝试和探讨的。

花儿品牌的思考

白先勇牵手北大 启动昆曲保护传承计划

专家呼吁:非物质文化保护要充分依靠群众力量

  图说非遗 更多
 
|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联局
中国文化网网站承建: 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