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羌族聚居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为“羌年”,羌族同胞在这一天开展庆丰收和各种娱乐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羌族歌舞、饮食、服饰等羌族文化,构建起防止羌区文明水土流失的“精神植被”。但随着禹羌文化专家谢兴鹏等50多名传承人和研究人员在地震中遇难,独特的“羌年”文化已处于濒危状态。
9月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宣布,将“羌年”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名录的公布,地震灾区濒临消失的“羌年”文化再次受到世人关注。
“羌年”与羌族文化的未来何在?怎样充分利用申请非遗成功的机会和外界对地震灾区的空前关注,保护和开发“羌年”文化?
“北茂汶理”:旅游整合
北川县曲山镇石椅村大部分村民都是羌族人,村里碉楼、寨房挺立,羌族风情浓郁。今年7月以来,北川“羌年”代表性传承人母广元来此传承“羌年”文化,帮助该村策划羌寨旅游。母广元整理了有关该村的传说,把羌族山歌、礼仪传授给该村群众。“欢乐莎朗跳出羌山粗犷神韵,祝福酒歌唱响尔玛奔放豪情”,石椅羌寨计划明年3月正式开寨营业。
“羌年”的保护传承必须与羌区旅游结合。1988年后,“北茂汶理”搞过多次“联欢羌年”,轮流坐庄,各县互派代表参加,相互学习羌笛、羌绣等民间技艺。灾后重建中,北川擂鼓镇的羌绣逐渐走向产业化并成为旅游亮点,兄弟县纷纷前来参观学习。
北川县文化馆馆长徐正斌认为,利用“羌年”文化联合搞活羌区旅游还大有潜力可挖,比如举办赛歌节、美食节,进行羌族金花选拔等。还可学习云南丽江《丽水金沙》经验,打造一台精品文艺节目作为北川旅游名片,并进行市场化运作。
“羌年”如何转化为经济效益
“‘羌年’保护必须与百姓增收致富相结合。”徐正斌认为,要坚持“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搞好羌族特色商品的经贸活动。“羌年”文化涵盖的羌族特色商品众多,山核桃、板栗、蕨菜等食品,羌族服饰和工艺品等均具市场前景。绵阳市文化馆的曹文龙认为,可选择条件较好的地区和项目,加快建设一批羌族特色商品产业基地,将其转化为经济效益,增强“羌年”文化传承的内在活力。
擂鼓镇胜利村已把传统羌绣做成产业。地震后,当地政府请来羌绣老师对妇女进行培训,再将订单分发给个人,绣好后交回村里的羌绣厂集中销售。该村现有100多名妇女以羌绣为生。胜利村还注册了禹羌文化拓展有限公司,开设羌族服装厂和山核桃、羌族工艺品加工厂,工人全是村里的失地农民。
胜利村发展羌绣产业为群众增收,属于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即将非遗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使非遗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传承。据悉,新北川——山东工业园将规划一个羌绣园,对传统羌绣产品进行创新。除鞋垫、围腰、香包和男女服饰等传统产品外,还将生产靠背、护腕、购物袋、杯垫、手机套、帽子等新产品。
善待“羌年”传承人
北川羌族民间艺术团团长杨华武是“羌年”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地震后,因青片乡表演基地震损严重,杨华武将队伍带出羌山,暂时客居游仙区老龙山。
尽管艺术团的羌笛、口弦、皮鼓舞、莎朗等原生态节目得到广泛赞誉,但时间一长,离开了羌山环境、落户绵阳城区的羌族民间艺术团不仅经营艰难,演员在生活习惯、心理调试、认同感等方面均遭遇尴尬。“我们的根在青片,羌文化的保护传承离不开羌山。”杨华武期待着早日重回北川大地。
“羌年”文化的保护不仅需要原生态的地理空间,“羌年”传承人更应得到重视和善待。目前,北川文化部门给予“羌年”的代表性传承人一定经费,为他们办理了人身意外保险,在生活上进行慰问和帮扶,尽量创造良好的传承条件。
灾后重建中,北川23个乡镇都修建了文化站,还将修复和重建一批羌族文化设施和场所,保护鼓励传承人收徒授艺。在即将建立的9个非遗文化传习所中,就有“羌年”传习所。北川还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和非遗保护中心,羌年文化将有更广阔的传承空间。
编辑: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