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走近非遗    |     聚焦非遗    |    倾听非遗    |    图说非遗
 
  雕版印刷技艺  
 

 

将文字、图像反向雕刻于木板,再于印版上刷墨、铺纸、施压,使印版上的图文转印于纸张的工艺技术,称雕版印刷。在古代,雕版印刷又称版刻、梓行、雕印等。

雕版印刷的工艺过程是:将书稿编订后,由善书者依版式写于纸上,经校对后反贴于木板,再由刻工逐字雕刻,即成印版。印刷时将印版和纸张分别固定于刷印台,用棕刷沾墨均匀施于版面。铺纸后于纸面给以均匀的压力,印版上的图文就转印到纸张上,从而完成一次印刷。雕刻版面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材料,但雕版完成后一经开印,就显示出效率高、印刷量大的优越性。目前,最早的雕版印刷实物是在敦煌发现的印刷于公元868年的唐代雕版印刷《金刚经》,印制工艺非常精美。

雕版印刷技艺随着时代发展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目前唯有扬州还保存着这项技艺,扬州中国雕版博物馆里保存的近30万块雕版版片也是国内罕见。

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起源与发展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不晚于隋代(公元7世纪初)。其发明和推广应用,大大降低了书籍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加速了信息知识的传播,推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国古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雕刻技艺、简帛制度、笔墨纸张的应用,以及浩瀚的典籍,都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明代学者胡应麟说:"雕本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而精于宋人"。(见《少室山房笔丛》),概述了雕版印刷的起源和发展。隋代印刷实物目前尚未见流传。近百年来,唐代印刷品有多处发现,涵盖了初唐、中唐、晚唐各时期。现存最早的印刷品,为西安唐墓出土的印刷品《陀罗尼经》。敦煌藏经洞所出的《金刚经》,为卷轴装,前有插图,后有年代,为唐咸通九年(868)刻印。整个印品刻版娴熟,印刷墨色厚重,证明当时雕版印刷技艺已达很高水平。唐代印刷品除佛经外,还有历日、字书、文集及通俗读物。

五代十国时,印刷地域有所扩大,品种增多,最突出的是政府开始在国子监组织编印儒家经典。两宋时,雕版印刷达到鼎盛,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大都从事过印书,民间印书作坊遍及南北各地,形成了杭州、建阳、汴京、眉山、江西等印书基地。印书数量大,品种繁多,除佛经外,经、史、子、集等成为印书的主流。注重校勘,刻印精良,代表了宋版书的特点。由于民间作坊印书的兴起,书籍作为商品在社会流通,因而版权保护也提上日程。与两宋同时期的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发达的印刷业。燕京、兴庆、平阳等地,是当时著名的印刷基地。宋代时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雕版印刷并没有被活字印刷所替代,仍一直在古代中国印刷业中占据主流地位。

元代印刷业持续发展,突出特点是几所儒学联合分工印书,使《十七史》、《玉海》等大部头书得以快速出版。在杭州、建阳等地书坊,首次刻印了各种戏曲本,有的还配有精美插图。

明代雕版印刷,地域之广、品种之多、数量之大,都超过前代。政府的司礼监经厂,有刻、印、装订等工匠近千人。民间印刷的新品种是有插图的戏曲、话本,各级地方政府广泛编印地方志。新崛起的徽派刻工群体,代表了版画雕刻技艺的高峰。到了明代中、后期,扬州雕版印刷空前发展,刻书之风大长,官刻、家刻、坊刻盛极一时,刻印之书不可胜计。

清代初期的文字狱,曾影响民间印刷业的发展,技艺没有新的提高,但印刷量还是很大的。康熙年间皇帝命两淮盐政曹寅于扬州天宁寺内设扬州诗局,召集全国各地雕版印刷的能工巧匠前来效力,刊刻过三千余卷内府书籍,其中包括《全唐诗》,这些殿版图书世称"扬州诗局本"。这一期间,扬州雕版印刷以空前辉煌的业绩跃居中国刻书名区之列。民国年间,扬州地区雕版印刷趋于衰微,但余风犹存,仍刻印了不少书籍。

 
1 2 下一页
 
  专家见解 更多

周和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设民族共有精神
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文化给人智慧和力量,支持和鼓舞人们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

开启合作 守护非遗

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昆曲迎来春天

刘玉琴:中国是戏剧大国?

  民间发声 更多

NGO在非遗保护中应起更大作用
通过NGO市场化运作,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方式和方法是应该尝试和探讨的。

花儿品牌的思考

白先勇牵手北大 启动昆曲保护传承计划

专家呼吁:非物质文化保护要充分依靠群众力量

  图说非遗 更多
 
|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联局
中国文化网网站承建: 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