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走近非遗    |     聚焦非遗    |    倾听非遗    |    图说非遗
 
  南音  
 

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

一、历史溯源

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它荟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后来又吸引了元曲、弋阳腔和昆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为一体而逐渐成为词曲清丽柔曼、旋律缠绵深沉的美妙乐种,尤其长于抒发乡人思亲、游子怀乡的真挚情怀,那如怨如慕如丝如缕的声音,犹如南国夏夜的玉兰花香,一阵阵沁入人们如痴如醉的心田。

1、南音从中原走来

我国黄河流域的中原古乐的许多遗响与南音有相似之处,如先奏的五音之乐、音阶与宫调理论;宫角绕商等多重角的旋法特点;汉代的谱式记号及汉蔺相和歌的"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之演唱演奏形式;清商三调、相和五调等等均能在南音之中找其踪影。(拙挫文:《南音标准音诸问题》对以上现象已作了详细诠释,此文故之)难怪《泉州府志》载有明万历年间的晋江寒儒苏浚作诗云:"满径苍苍烟雨突,长空浪卷晓云沈。江头不断清商曲,留得春风与客心。"苏浚是位南音爱好者,他所指的清商曲若不是南音又能是什么呢?因此,古时泉州南音很可能也有清商曲之称谓。

中原古乐之所以存活于泉州南音之中,这与历史上的几次大移民现象不无关系。永嘉之乱(公元304-309年),晋人衣冠南渡。宋太平寰宇记:"东晋南渡,衣冠士族,多萃其地,以求安堵,固立晋安郡,景云二年改泉州。"泉州考古学家们还不断发现晋江流域一带有大量晋人墓地,特别几年前,于丰州茂霞村发现晋代一墓葬,存有"部曲印"之陪葬品,这更是这一史实的重要见证。然而,南迁的晋人为了让他们的子孙后代记住这一史实,同时表以对晋国故土的思念而把原命名为南安江的河流易名为晋江。东晋亡后,南朝统治的一百多年历史,南迁在江左一带的晋人,依然觉得江左不比南方太平、安定,因此又小批量地陆续由浙江入闽北、转闽东,而最后又在这气候宜人、土壤肥沃、偏安东南一隅,依山傍水,犹如世外桃源的晋江流域一带沿江而居。

唐僖宗光启年间(公元885-887年)自河南陇亩起义的王潮、王审治兄弟入闽,据有闽中五州,立为闽王,建立闽国。这次移民时间短而大批量。其侄王延彬在南安设置招贤院,招贤纳士,中原士族如黄滔等纷纷迁地而南,一时泉州成为"海滨邹鲁"。此时的泉州经济和文化已相当发达,已是"千家罗绮管弦鸣"的繁荣景象了。中原人的南渡,不仅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也必然带来中原优秀的音乐文化,这对当时泉州的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也为宋元泉州的鼎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2 3 下一页
 
  专家见解 更多

周和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设民族共有精神
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文化给人智慧和力量,支持和鼓舞人们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

开启合作 守护非遗

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昆曲迎来春天

刘玉琴:中国是戏剧大国?

  民间发声 更多

NGO在非遗保护中应起更大作用
通过NGO市场化运作,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方式和方法是应该尝试和探讨的。

花儿品牌的思考

白先勇牵手北大 启动昆曲保护传承计划

专家呼吁:非物质文化保护要充分依靠群众力量

  图说非遗 更多
 
|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联局
中国文化网网站承建: 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