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走进滨海艺术中心

2019-03-13 13:52:29

(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

新疆龟兹研究院 孙梦丽

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

滨海艺术中心建成于2002年,坐落于新加坡市区的新加坡河入海口,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国家表演艺术中心。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可容纳1600人,是艺术中心的骄傲。世界上只有5个类似的音乐厅,包括瑞士的卢塞恩、美国的费城、达拉斯、英国的伯明翰以及新加坡。此外,滨海艺术中心还拥有2000个席位的剧院,以及2个可容纳220个人的小剧场,可作为实验性剧场与舞蹈演出的场地,而音乐室有250个座位,是室内乐,独奏会,歌舞表演和爵士乐音乐会的理想场所。

 

滨海艺术中心坐落于新加坡市区的新加坡河入海口,与滨海湾毗邻,周围连接金融区、商业区和旅游区,是当地人日常活动的中心更是新加坡的文化标志。作为新加坡首屈一指的国家表演艺术中心,滨海艺术中心集中了演出、大型艺术活动、视觉艺术展览、休闲娱乐、餐饮等多项功能。如其极具现代特色的建筑外观一般充满创造力和影响力,以“全民的艺术中心”为首要宗旨,滨海艺术中心把来自世界各地丰富的艺术带到当地观者身边,在新加坡的文化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用丰富多彩的活动紧密联系每个人

滨海艺术中心是隶属于新加坡新闻通讯艺术部的国家艺术理事会领导下最重要的机构,从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和社会效益等各方面都代表着世界级的水平。它虽是公益性的非盈利组织,但其实行完善规范的公司治理管理体制。不到200名正式员工完成平均每天5场相关的艺术活动,能有如此高的效率相信必然与其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密不可分。此次交流学习期间有幸能够加入其中,参与实践到具体的工作当中更是对其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营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Esplanada Theatres on the Bay)自2012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从前期规划开始就明确定位其为全民的艺术中心。之后从设计理念、节目和艺术活动的策划到管理运营都以此为最高宗旨。

实习之初,在参加入职培训的过程中,滨海艺术中心的总裁潘传顺先生就一再强调“滨海艺术中心不同于其他的国家艺术中心,它是为全民所建,它是和每个人紧密相连的”。这一点通过艺术中心节目的丰富性和多元化便能得到充分的诠释。

大型的艺术活动

艺术中心为了全方位发展各种艺术形态、推动新加坡艺术的前进、提升栽培本地的艺术家,许多重要的艺术活动都以滨海艺术中心为依托展开。例如新加坡艺术节、新加坡双年展和新加坡美术展等,此类活动不但丰富了大众的艺术体验、提升了艺术品位而且还设置了各类奖项和奖学金(文化奖,青年艺术奖)为艺术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创造了难得的机会。

大型节庆活动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针对不同的群体,为了大家都能体验到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多种族多样的艺术形式都在这里汇集。例如为了庆祝新加坡主要节庆日的华人新年、开斋节、屠妖节,还有常年相关的庆祝活动—华艺节、艺满中秋、国庆典礼、印度艺术节、马来艺术节等。不同的庆祝活动都针对不同的观众群体特别策划了相关的主题和节目,不仅能让具有相同种族文化的观众从中寻求共鸣获得美好的艺术体验,同时也让其他观者有机会感受多元的民族文化,体验艺术的魅力,力求做到把丰富的文化艺术带到每个身边,融入到公众的日常生活中。

大量多彩的免费演出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能走进滨海艺术中心并让大家都能各取所爱,与此同时也为不同领域的艺术家提供与大众零距离交流的平台,艺术中心为公众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元的免费演出。每周不仅有气氛轻松自在的室内音乐会,例如“午后茶点”、“美丽星期天”等。也有极具吸引力的户外艺术活动“在滨海大道上”。

节目从特别为小朋友策划的儿童音乐剧到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流行音乐演出、爵士音乐会包括原住民音乐应有尽有。不同于在音乐厅内的大型演出,这里的气氛自由而开放,能让人们同艺术家一起轻松愉悦的度过一段美好时光。除此之外艺术中心还有相关的部门负责定期的社区活动,把相应的艺术活动带到学校、敬老院等等真正的做到了艺术中心与民众紧密相连。

用开放自由的精神点燃艺术氛围

每当从高楼林立的商业区进入滨海艺术中心,便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浓厚的艺术氛围。艺术中心的大厅中央和室外都有专门的开放空间用来展示视觉艺术装置展,穿过大厅一路向前随处都能感受到不同的主题艺术节的艺术元素。

当然还有视觉艺术中心的展厅Jendela(马来语中意为窗户),观者能在这里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视觉艺术作品,绘画、雕塑、摄影、装置等等,东方或西方,古典或现代、包罗万象,在Jendela不仅汇集了许多新加坡本地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享誉国际艺术舞台的艺术家也在这里通过他们艺术作品和观者交流展示其艺术理念。中国艺术家、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叶锦添也曾在这里展出他的艺术作品。

 

1 2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承建 京ICP备10023870号-7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港澳台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