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记录、研究、传播知识与科学”为使命的“科学君”
前往菲尔德博物馆交流之前,笔者曾在网上百度了一个问题:芝加哥最值得参观的博物馆与相关艺术机构是哪个?有趣的是,绝大多数人推荐的是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而非菲尔德博物馆。笔者带着好奇,在芝加哥交流期间多次前往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参观展览,并与菲尔德博物馆进行比较,然后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可以说二者的区别蛮大,因为二者不同的办馆宗旨导致收藏理念与展览侧重点不同。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的定位是“对最高质量的、代表世界多元艺术传统的艺术作品进行收藏、保管与阐释”,而菲尔德博物馆则是“尽可能多地了解这个星球,为地球自然与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光明未来寻求解决方法”。如果说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是“艺术范”的话,菲尔德博物馆绝对是“科学君”。展现世界艺术成就是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的宗旨,顶级艺术品带给观众的是艺术之美的视觉冲击。而科学探索是菲尔德博物馆的终极目标,收藏展示多样的地球自然与人类文明资料,引领公众去思考、关注地球家园与人类自身的未来是其历史使命。的确,菲尔德博物馆就像一座科学迷宫,引领观众遨游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探知已知与未知的自然世界与人类文明。
藏品中心的指示牌与走廊 |
四尊缪斯女神像
在菲尔德博物馆恢弘典雅的大厅第二层的四个角落矗立着四座白色唯美的缪斯神像。第一位女神像左手拿本记录册,右手执鹅毛笔;第二位女神右手拿着一块矿石,左手执放大镜,正透过放大镜观察矿石;第三位女神像右手抱着一位男婴,左手将一本书放在男婴面前,似在为他讲解书中的知识;第四位女神左手执一个骷颅头,右手拿着一卷图纸,端详着骷颅头,似在思索。四座缪斯女神像分别被命名为记录、研究、传播知识与科学(record, research, dissemination of knowledge and science)。菲尔德博物馆的四尊缪斯女神像就是其办馆初衷与宗旨的最好诠释。可以说,菲尔德博物馆的核心工作是科学探索、研究与传播。科学家与研究人员一直行进在记录、研究、传播科学知识的道路上,他们不仅是藏品研究者,还是展览设计者,甚至是展览的一部分。 菲尔德博物馆展览中的展品说明不仅仅介绍其内涵,更注重其研究过程与成果的科普分享。因此,观众在参观展览的同时,也了解了科学研究的海量知识,这极大地激发了观众了解地球自然与人文的热情,从而开拓眼界,在不断更新的认知上重新审视我们生存的星球,并更加关注它的未来。
从1894年菲尔德博物馆开馆不久,研究人员就开始了探险之旅,以扩大收藏范围,记录世界各地不同的生活和环境。1896年,该馆研究人员前往非洲收集与记录,这是北美博物馆组织的第一次探险。即便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博物馆的科学家仍在前往地球的各个角落探险。如今,博物馆的藏品已达4000万件,但陈列在公众面前的仅十万分之一,其余的仍在被记录、研究、保护中。目前,博物馆展出的世界知名的物品包括埃及木乃伊、沙沃的食人狮和霸王龙“苏”——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和最完整的霸王龙。巨大的苏占据了大厅的醒目位置,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俨然是菲尔德博物馆的代言人。
四尊缪斯女神像 |
四大收藏研究领域
菲尔德博物馆一直致力于对收藏中的物品进行前沿研究,并通过不断深入的现代化研究收集新的标本和物品。目前,超过150名科学家在博物馆的综合研究中心(The Field Museum's Integrative Research Center)、甘茨家庭收藏中心( Gantz Family Collections Center)、凯勒科学行动中心(Keller Science Action Center )等收藏研究中心工作,其研究植根于四个主要领域的藏品:人类学、植物学、地质学和动物学。
人类学藏品及研究:人类学藏品得益于著名的人类学家弗雷德里克·沃德·普特南(Frederic Ward Putnam)。作为世界哥伦比亚博览会的人类学馆长,他专注于收集来自美洲的考古资料,当博览会结束时,这些资料成为菲尔德博物馆的收藏。多年来,菲尔德博物馆的人类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20世纪初在大洋洲和菲律宾进行实地研究;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在南美洲和中美洲进行考察;中国、伊拉克、马达加斯加以及太平洋西北部和美国西南部的标志性研究工作一直延伸到20世纪中期。今天,菲尔德博物馆的人类学家继续研究和保存人类不可替代的文化遗产,通过对希腊、匈牙利、秘鲁、墨西哥、中国、太平洋和美国的积极研究,探索政治等级的出现与变化、人类与环境的互动、经济人类学和城市文化。
研究团队成员、博士后研究员Lisa为前来参观的小朋友介绍爪哇海沉船陶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