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探索艺术家资助的多重方式——纽约艺术基金会交流心得

2019-03-01 11:36:07

(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

 

在纽约艺术基金会工作期间整理发布的月度全球征集和驻地项目

 

资助成果的数据管理和展示应用

由于在性质上与商业机构存在根本差异,非营利组织的工作成果更侧重于社会效益的实现,因此资助成果的展示和宣传对机构的运营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而随着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搭建的数据信息服务平台、资助成果数据库,以及通过社交媒体和移动客户端开展宣传推介,都成为社会资源服务艺术的新的方式,也为艺术发展数据统计分析和应用研究、资助成果的追踪统计提供了新的可能。

在纽约艺术基金会的官方网站,很容易看到其30年资助历程中所产生的知名艺术家,其中不乏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卡若琳·史尼曼(Carolee Schneemann),获得第6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第2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的印度著名导演米拉·奈尔(Mira Nair),以及普利策奖和众多国际奖项的获得者。

“22年前,在我最初的写作完成之前,在我的第一部剧目在纽约上映之前,在我尚未知道自己是否可以以戏剧为生之前,我得到了纽约艺术基金会艺术奖助金。这是我得到的第一笔补助,而且最最重要的事,这是第一次有人对我说,你可以成为一名作家”。——琳恩·诺塔奇 (Lynn Nottage)

目前,纽约艺术基金会主要还是由奖助金和培训部门通过邮件和社交媒体与艺术家进行互动,或是关注各大奖项的获奖信息,查看其中是否有曾经资助过或是参与项目的艺术家。也有如布鲁克林艺术委员会和White Columns空间等非营利机构,通过注册——审核——展示的方式,建立起艺术家数据库和个人展示页面,既作为资助成果的展示和推广平台,也扮演了主动获取艺术家信息的角色。通过数据库的建立,资助机构可以便捷地管理视觉艺术、舞台艺术、文学、文本、音乐等各种形式的资助成果,也便于将成果集中、规范地展示给合作方和社会公众。布鲁克林艺术委员会官方网站“艺术家注册(Artist Registry)”栏目,是基于生活或工作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艺术家数据库。此平台现有注册艺术家7900人,一级目录分为设计/建筑,电影/视频/媒体艺术,文学,视觉艺术,跨媒介艺术,表演艺术六个门类,二级目录以首字母顺序分列动画、声音、芭蕾、陶瓷、作曲、观念艺术等50个细分门类。艺术家通过注册审核可以开设个人主页,介绍自己的从业经历,上传作品,也可以关联到艺术家个人网站、邮箱、社交网络的页面,全世界的策展人、出版商、收藏家、艺术爱好者和专业人士都可以从这里一窥布鲁克林精彩丰富的艺术资源。以上既是对成果的汇总归纳,也形成了对艺术家和资助项目的二次推广,在成果的数据化和信息化管理和应用上提供了有益借鉴。

布鲁克林艺术委员会艺术家展示页面和注册页面

 

另外,纽约艺术基金会也通过策划展览、作品集出版、慈善拍卖向社会展示其所资助的艺术成果。

关于艺术家资助方式的衍生思考

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开篇认为,“这世上从来就没有所谓的艺术,只有艺术家”。艺术家作为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和生产者,承载着社会对于艺术创作的期待,其工作方式及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都关乎艺术的参与状态与传达。在现代社会,艺术家往往具有特殊的群体身份,既可以得到最多的尊重和宽容,也最易受到无视和质疑。在现有的艺术体系内,不同性质的艺术机构、组织和个人正在通过资金、社会认同、激发创作等不同方式向艺术家提供相应的资助和支持。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承建 京ICP备10023870号-7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港澳台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