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文化人物    
     
       
书中读杨绛

杨绛,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著名作家、翻译家,剧本有《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小说有《倒影集》、《洗澡》;论集有《春泥集》、《关于小说》;译作有《1939年以来的英国散文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等。近年还出版了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

《堂吉诃德》

杨绛本身通晓英、法两国语言,为使《堂吉诃德》翻译得更准确,她又学习了西班牙语,并最终在文革中将书稿保护下来。杨绛《堂吉诃德》译本被公认为优秀的翻译佳作,迄今已累计发行70万册,是该书中译本当中发行量最多的译本。1978年《堂吉诃德》中译本出版时,正好西班牙国王访问中国,邓小平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西班牙国王。

杨绛先生曾在接受人民文学出版社采访时说,早在1957年,国家计划翻译出版“三套丛书”(即《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丛书》、《外国文艺理论丛书》和《外国文学名著丛书》),成立了“三套丛书编委会”,《堂吉诃德》被列为《外国文学名著丛书》选题之一,“编委会”领导、中宣部副部长林默涵因读过她翻译的法国文学名著《吉尔•布拉斯》,决定请她重译《堂吉诃德》,并告诉她从哪种文字转译都可以。当时她找了5种最有名望的英法文译本细细对比。

“5种译本各有所长和不足,很难确定用哪一个更好。我觉得任何译本都不能代表原作,要求对原作忠实,只能从原文翻译”。已掌握两门外语的杨绛先生为译好《堂吉诃德》,毅然决定再学西班牙语。

“1960年3月,我读毕《西班牙文入门》后,便开始阅读拉美的西班牙文小说。由浅入深,渐渐能读懂比较艰深的文章了。”这时,杨绛先生选择了西班牙皇家学院院士马林编注的最具权威性的《堂吉诃德》版本开始翻译。

 “1965年1月,《堂吉诃德》第一部翻译完毕,并开始译第二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被‘揪出’,在宿舍院内扫院子,在外文所所内扫厕所。8月16日,钟书被‘揪出’。8月27日,我交出《堂吉诃德》全部翻译稿,当时第二部已译了3/4。当日晚间,我在宿舍被剃了‘阴阳头’。”

杨绛先生说,在她被打成“牛鬼蛇神”后,有一天在单位打扫一间脏屋子时,忽然从废纸堆里发现了自己的译稿,她又惊又喜,本想把译稿偷回家,但未能如愿。直至1970年7月她下放干校前夕,一位仗义的年轻人把这部译稿交还给她。“1972年春,钟书与我随第二批‘老弱病残’者从干校回北京。这时家中房屋被人占用,我们只好搬入单位的一间办公室去住。”杨绛就是在这间陋室里接着翻译《堂吉诃德》的。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11月20日,《堂吉诃德》第一、第二部全部定稿。次年搬入新居后,我又将全书通校一遍,于5月初送交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4月底,《堂吉诃德》出版。6月,适逢西班牙国王、王后来中国访问。我参加国宴,小平同志为我介绍西班牙国王、王后。小平同志问《堂吉诃德》是什么时候翻译的,我在握手间无暇细谈,只回答说‘今年出版的’。”

《堂吉诃德》中译本出版后,西班牙政府多次邀请杨绛先生访问西班牙,杨绛均以自己“口语不佳”而谢绝,但她又觉得这样做有失礼貌,后来终于在1983年11月前往西班牙访问,受到西班牙政府和人民的热情款待。1986年10月,西班牙国王颁给杨绛“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以表彰她对传播西班牙文化所做的贡献。

20多年来,杨绛译的《堂吉诃德》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后以“外国文学名著丛书”本、“世界文库”本、“名著名译”本和“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本等多种形式出版,总印数已达70余万套。

《弄真成假》

一部上世纪40年代创作于上海的风俗喜剧,几十年后在上海舞台上重新焕发光彩。这对于上海观众和耄耋之年的杨绛老人来说,都是一件喜事。

《弄真成假》是杨绛先生创作于上世纪40年代的喜剧,这部被柯灵先生誉为“中国话剧库存中的有数的好作品”在1943年首演时便引起巨大轰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