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艺术揽粹    
     
       
青海面具文化

磕脑面具在造型上也有采用中国传统戏曲舞台美术中“假面”、“磕脑”等样式, “假面”、“磕脑”、“盔帽”融为一体,与传统戏曲《武松》中的虎形套头相似。如传统藏戏《贡保多吉听法》面具多用此类,造型趋向中原汉族面具形制,面目慈祥、色彩中和。

藏面具的规制和制作工艺

无论是羌姆还是藏戏在使用面具时有一定的规制。藏族全民信教,对神佛无限虔诚,拟神仿佛的面具,在他们心目中决不是单纯的实体,依然是宗教中“法王”、“护法神”、“金刚”等神或佛的金身玉体。因此,对面具的尊崇即是对神灵的敬重,特别是对“忿怒相”、“威猛相”等足以威慑邪魔恶鬼的面具,更予崇敬。每次表演羌姆、藏戏取用面具时,总是先诵经文后取用,用毕,再诵经文方可入箱(或悬挂)珍藏,这是藏传佛教各大小寺院取用面具必须遵循的仪轨。

青海藏面具造型艺术有严谨的程式规范。羌姆和藏戏人物角色多半来自佛经故事,其面具形象主要以《造像度量经》、《佛说造像度量经疏》、《绘画度量经》、《绘画如意宝藏》、《工巧源流》等为蓝本准则而制作的,多出于寺院喇嘛艺人、民间艺人之手,其中不乏手艺高超者。如同仁热贡艺术大师坚措,属制作立体套头面具的佼佼者,在藏区闻名遐尔。

藏面具虽然都按大藏经中的《造像度量经》为准则,但每个寺院的面具在造型上不尽相同,艺人对神佛造像的理解,制作技艺差异和造诣高低,决定了面具造型的差别,从而展现出面具造型艺术异彩纷呈的景象。

早期面具制作材料用红土或纸浆、石膏、白布、纸、面胶(浆糊)等制成坯型,颜色主要用石色(涂色2-3次)最后刷桐油、清漆2次定型。随着时代的发展,材料的更新,制作工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选取尺寸大小合适的松脆白土云石,在白土云石上琢雕出面具雏型。用薄布撕成小块用骨胶和面胶在面具坯型上层层紧贴加裱至一定厚度为止。待布胎干后,用快刀将其表面削平修整,再用浓缩的“白土浆糊”涂抹布胎表面(干后再涂,反复数次)。泥浆干之后,方能“合佐达尔”(先用粗、细砂布砂平,再用磨石耐心打磨),并用竹篾及皮绳固定面具内部。最后赋彩精绘,刷漆定型,装戴各种佩饰。主要神佛面具可随其神佛法位高低和人们尊崇程度扩大“面具”尺码,大者高度可达数尺。

所用颜料要求十分严格,早期用石色,但根据地区和经济条件所限,经济条件差的所用颜料为现代广告色,经济条件富裕地区,亦使用纯金金粉和德国、美国进口矿物颜料,边磨砺边描绘。色相偏爱纯红、纯黄、纯蓝、纯绿、纯黑、白等色,很少用中间色调。用色要求单纯、洗炼、艳丽。图案花纹具有装饰风味,且色彩对比强烈醒目,清漆涂面,显得浮光闪亮,烘托出面具凝重、威严深奥莫测的神态。

面具属藏传佛画造型艺术中的一个门类,其色彩都具有宗教象征,根据不同角色的身份施以符合教义内容的色彩,这是必须遵循的传统规范。佛经里有:眼识所取“四显色”,即青黄赤白,这是藏族绘画常用的四种基本色,而藏面具的用色原则基本上与藏族绘画相同。

红色是佛教用以表“三德能”(权威、善静、愤怒)的主要色泽;女性则表示爱慕、热情、空乐。佛僧的袈裟衣饰、浮托神灵的火海、变化身的面容、空行母的身躯,往往都以红色表现威严、镇慑、热烈之情。

黄色则象征慈悲光明、智慧博大、兴旺和盛、功德圆满。一般佛画大面积广泛使用黄色,特别是神佛面部和裸露的肢体、头冠璎珞、宫殿顶层的背光底色均施以黄色。为了突出黄色的教义内涵和增强色彩效果,还采用纯金作颜料,泥线涂金技术达到了完美境地。

蓝色(青色)主表威权、勇武、镇慑,如护法神像、佛像背光及身后衬景。建筑门楣底色等也都用蓝色装饰。

绿色主大悲、表甘露清风、普渡众生、功业彪柄、无痛善行。佛和菩萨的背光,绿度母以及烘托主尊的许多自然物等,绿色都是不可少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