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小故事:昂大伯骗人
作者:敏都温
一群孩子一边跑一边放声大唱:“东边的学生讨饭吃,雷勃的学生有饭吃,煤炭黑漆漆,我们学生勇敢无敌,嘿!来吧!貌尤瓦[1]” 。这些孩子是雷勃寺院的学生。[2]他们身后一丘田远处,斜穿着笼基,松松垮垮地套着衬衫的貌漆耷拉着脑袋,一边走一边念叨:“诶温梅杜丹,诶甘德玛央”[3] 。大概熬一罐药的功夫过去了,貌漆抬头一看,看到了学生们正围在雕刻师傅吴昂恰的棚子里。貌漆想看个究竟,于是就挤了进去。
吴昂恰在用象牙雕一尊公主像。由于刚刚开始雕,只是显出了雏形,但是雕像洁白柔美,非常可爱。过了一会儿,貌推、貌奎、波萨、波腊等孩子都走了,只有貌漆还跪在地上,身子靠着竹塌,呆呆地看着。
貌漆眨着眼睛问到:“大伯,这个公主像是给谁雕的?”吴昂恰把手里的木槌和凿子轻轻放下,一边在放凿子的桶里摸香烟,一边漫不经心地说:“孩子,你想要的话,拿1缅币来大伯就给你,知道吗?”。貌漆一边皱着眉头一边挠头,接着问到:“大伯,1缅币是多少分?”吴昂恰放下烟,举起两只手,亲切又耐心的解释到:“6个10分,再加上4分,64分就是1缅币,听到了吗?孩子”[4],“如果我给您64分,您就真的把这个雕像给我吗?不许骗人哟!昂大伯!”貌漆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绕着发髻下方的头发玩着,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妈妈每天给貌漆1分零花钱,让他中午买点心吃的。貌漆舍不得用,在衣服下摆贴边处撕开一个口子,把这些硬币塞进去攒起来。已经攒了6分了。饿了只能用午餐时吴柯玛和尚给的一个香蕉来安抚他那饥肠辘辘的巴掌大的肚子。
象牙雕像一天比一天漂亮了,即使在睡梦中,那双唇微启、面带微笑的美丽雕像都在貌漆眼中挥之不去。越看越觉得它美,越想要。此时貌漆感到一天1分地攒钱太慢了!因为太想要钱了,心里甚至希望守戒日[5]也能上学。他开始在心里盘算用什么方法弄点钱。
那时候是世界大战期间,石笔非常稀缺。貌漆就把他大哥哥迪[6]的破黑板从榕树下的水罐下取出来,每天晚上在冒着黑烟的油灯下,用尖尖的伞骨来磨石笔。石笔卖了6分钱。比貌漆大的坡德欺负貌漆,赖着1分钱不还,貌漆每次想起这事都伤心不已。
当攒到12分的时候,衣角贴边已经装不下了,于是貌漆在一节竹筒的一头开了个口子,把印有鲸鱼头、乔治英王头像和纳颇琼[7]头像的整整12枚铜板放进去攒起来。貌漆有两个印有孔雀像的硬币,他的朋友貌推在新年的时候从妞姨妈那里得到一些零花钱,貌推想用两个铜板换貌漆的一个孔雀币,貌漆没舍得换。现在,貌漆把藏席子底下、用石灰做了标记的孔雀币拿出来,放进了存钱罐里。同时还把铜板的数量用尖刺刻在竹节上:“做豆饭那天1分,图大伯丢了牛的那天1分”。就这样,貌漆每天掰着手指头算他的钱。他一会儿又想把存钱罐藏在檐沟里,一会儿又想藏在船甲板上,藏的地方换来换去也挺累的。他一边攒钱一边还忙着给雕像布置一个漂亮的棕榈叶箧。
每当看到商贩杜卡奴框里冒着热气的蒸红糯米糕,貌漆就流口水,但是他毅然放弃了零食。当小伙伴们买玻璃球弹着玩的时候,作为孩子,他也想玩,但是他就一个人绕着学校滚他以前的旧铁环,玩得也挺高兴。就这样,每多攒1分钱就多一种高兴,好不容易攒到了34分。
下午4点,下课的铃声让貌漆激动不已。拜佛的时候刚刚说完“阿嘛”,都等不急说“丹得诶”他就站起来冲了出去。守门的和尚咚咚地敲着他的脑袋问到:“你又想提前溜?”貌漆不理会他。在路上绊一跤,脚拇指都磕破了,貌漆都没感觉到。到了吴昂恰的棚子那,他就赶紧冲了进去。当看到那位戴着遮阳帽,穿着蓝色裤子,神气地坐在竹塌上仔细打量着雕像的大人物时,貌漆才赶紧停了下来,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怎么样师傅?你会按我说好的价钱给我,不是吗?你们这没有哪家配得上这个雕像,也不会有人买的。”
“是啊!如果是区长大人您要的话,白要我也给,但是我想再用4、5天把它加工一下,加工完了就给区长大人您送过去。”
听到这话,貌漆的五腹六脏几乎都要掉下来了,虽然心里有抢了雕像就跑的念头,但是一听到“区长”一词,貌漆就双腿发抖,哪还敢呢?区长腰间别着的左轮手枪似乎也知道了貌漆的心思,凶巴巴地瞪着貌漆。貌漆强忍着眼泪,最后看了一眼背对着自己的象牙公主雕像,走了出去。一条小路上传来了歌声:“那个黑皮肤的男孩,因爱我而哭泣,你哭也白哭,我妈妈不给你”,唱歌的人唱得心花怒放,但是貌漆却心如刀绞。
大概15天之后,人们看到一群头上顶着毛巾的女人[8]和一个男人来到貌漆家干燥的院子里。一进门廊,一个披头散发,坐在墙角流泪的女人跑过去抱着男人的双腿哭喊到:“天呐!哥迎昂[9]呀!你忍心看貌漆的样子吗?貌漆呀!妈妈的儿呀!妈妈要跟你去!呜……呜……”。吴昂恰向一动不动地坐在貌漆尸体旁的貌漆父亲问到:“怎么回事貌坡维?我去城里十四五天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刚到家,还没来得及下坐就直接赶过来了”。貌漆的父亲说:“哥迎昂呀!这孩子是什么病也说不清楚,就是整天无精打采,神志不清,不吃不喝;有的时候他妈妈喂他粥,喝进去一小口,马上又吐出来了。我们以为是中邪了,请奥师父来看过了,也没什么用。这孩子好像是被什么事情折磨着,问他他也不说。昨天晚上他把他妈妈叫到身边,嘱咐他妈妈把他攒的5目[10]2分钱布施给他的师父,之后还问了哥迎昂您的情况。他妈妈告诉他您去城里了,他沉默了很久,显得特别累,然后含含糊糊地说‘昂大伯骗人’,说着说着就咽气了”。说完,貌漆父亲用笼基的一角擦起了眼泪。吴昂恰陷入了沉思,似乎猜到了其中的缘由,脸色暗淡了下来。
在村子西边的牧场附近那颗大树的南端有一块坟场,现在人们还能在那看到一座孤零零的小坟,人们称它为“额漆坟”或者是“貌漆坟”,但是谁也不知道哪个是对的。坟的东面拱券里有一对已经被放牛的孩子们弄坏的雕像,嵌入水泥的一小块石碑上刻着:“所求不得之苦”。我问我祖父是谁刻的,祖父说他们只知道是三年前去世的半路出家和尚吴安达写的。
选自《敏都温诗歌和译文集(1936)》
[1]孩子们编的顺口留。
[2]该故事写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缅甸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世俗教育刚刚在部分城市兴起,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教育仍然为寺院教育,寺院既是宗教场所,也是教育机构,农村的男孩都在寺院接受教育。
[3]孩子口里念的佛经
[4]1缅甸币等于100分,此处吴昂恰告诉貌漆1缅甸币等于64分,其实是在跟他开玩笑。
[5]守戒日:缅甸的佛教守戒日。缅历4、5、6月(公历7、8、9月)这三个月为佛教的夏安居期,这期间每隔8天为一个守戒日,也就是缅历初8,15,22和月底最后一天为守戒日。守戒日为学校的假日。
[6]哥迪是人名。缅甸没有姓氏,但是要在名字前加入特定的称呼词,来区分男、女、老、少以及长、幼、尊、卑。“哥”和“貌”为男性青少年名字前的称呼词,“吴”为成年男性名字前的称呼词。
[7]“纳颇琼“是殖民时期印在硬币上的一种头像。
[8]在故事所处的时代,缅甸女性劳作时通常用头顶代替肩扛。她们通常在头上放一圈毛巾,再把需要携带的水罐、竹筐等物品放在毛巾上。因此有些乡村妇女头上经常顶着毛巾。
[9]此处的“哥迎昂”就是吴昂恰。“哥迎”在缅甸语中是“小沙弥”的意思。在故事所处的年代,缅甸的男性在童年时期几乎都有出家当沙弥的经历,因此男性在与关系比较近的人讲话时,名字前面通常会加“哥迎”。
[10]目:缅文发音为“mu:”,此处为音译。 “目”是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缅甸货币单位名称,一目等于八分之一缅币。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桥路 43号 中国-东盟中心
邮编:100600
电话:86-10-65321660 ext 636
传真:86-10-85322527
微博:weibo.com/aseanchina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