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欢庆 • 甲子华诞    |    回眸 • 文化交流    |    变迁 • 文化生活    |   使命 • 文化建设    |    影像 • 我的祖国
 
新中国摄影的国际交往活动

许多外国著名摄影家也纷纷访问中国。1958年,法国著名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来华访问。布列松1931年从事摄影,先后到过很多国家。他的创作方法和特点是,快速地摄取最有表现力的瞬间。他还提倡对拍摄的事物不干涉、不摆布、不加工,被认为是纪实派摄影的代表人物。访华期间,他到各地拍摄了不少照片。1963年,以日本著名摄影家、日本写真协会顾问木村伊兵卫为团长的日本摄影代表团访问我国。木村伊兵卫是日本摄影界元老,他的摄影生涯始于1933年,其作品有强烈的现实性和生活感。他还和友人创办了不少摄影组织,在开展日本艺术摄影事业上有较大贡献。1965年,木村伊兵卫再度率代表团来华访问。此外,这期间来华访问的还有:日本写真协会会长渡边义雄(1956年),波兰艺术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弗洛茨瓦夫斯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复合摄影《招贴画》创始人约翰•赫特菲尔(1957年),捷克斯洛伐克摄影家韦纳•富尔曼(1958年)和日本摄影家田春茂(1958年)、越寿雄(1959年)等。

 
陈勃的《冒雨奋战》

在互办摄影作品展览方面,从1958到1964年,中国摄影学会分别在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日本、突尼斯、马里、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古巴、荷兰、玻利维亚、桑给巴尔、印尼、缅甸、锡兰(现斯里兰卡)、老挝、越南、圭亚那等19个国家的首都举办中国摄影艺术展览,内容为新中国的工农业建设、社会风貌、人民生活、人物肖像以及风光、静物等,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深受各国观众的欢迎。1959年在波兰展出时,中国摄影学会获团体荣誉奖状,刘恩泰的《吉林热电厂在扩建中》、李书良的《扬场》和陈勃的《冒雨奋战》获荣誉奖。195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向国外介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人民生活,由中国摄影学会选编的中国摄影展览分别送往苏联、波兰、蒙古、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端典、锡兰、阿富汗、苏丹、比利时、缅甸、伊拉克、印度、印度尼西亚、丹麦、冰岛、英国、瑞典、尼泊尔、也门、瑞士、越南、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朝鲜等20多个国家展出。

这期间来华展览的摄影作品有:1957年,日本著名摄影家渡边义雄个人展览——《亚洲风貌》在北京展出,作品145幅,都是他在亚洲各国旅游时所拍摄的建筑、风光和风土人情等作品,整个展览洋溢着朴实的气息。给人以一种亲切感。1958年,苏联摄影艺术展览在北京和上海等地展出,作品其166幅,包括当代苏联著名摄影家的近作,题材广泛,构图严谨,各地观众十分踊跃,共达三万人次。其他展出还有:捷克斯洛伐克摄影艺术展(1957年)、波兰摄影艺术展(1960年)、苏联白俄罗斯社会主义共和国摄影艺术展(1961年)、古巴摄影艺术展(1963年)、罗马尼亚摄影艺术展和越南摄影代表团影展(1965年)。此外,1957年在北京还举行了穗、港、澳摄影家作品展,主要是港、澳摄影家的作品,共244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各种风格、流派,暗房制作也十分精湛。这次展出开阔了内地摄影工作者和摄影爱好者的眼界,对扩大我们的创作领域,起到了推动作用。

同时,我国摄影界也积极参加了国际性的摄影交流活动。从1957到1965年的九年间,中国摄影学会曾向苏联、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荷兰、丹麦、奥地利、澳大利亚、巴西、锡兰、法国、巴基斯坦等14个国家举办的国际摄影艺术展览或各国摄影艺术展览选送照片,参加摄影比赛。我国作品在比赛中获金、银、铜各种奖章,受到各国摄影界的欢迎和重视。从1959至1961年,因中国参赛的作品优秀,在匈牙利第3届国际影展和匈牙利布达佩斯国际影展中,中国摄影学会分别获得匈牙利副总理明尼赫杯和荣誉奖。

二、停顿和遭受挫折时期(1966——1976年)

从1966年6月至1976年9月的十年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和影响,除1967年派出以尚进为团长、胡宝玉、王敬德为团员的中国摄影家代表团访问阿尔巴尼亚和另一个摄影代表团访问越南外,没有在国际上举办任何摄影展览,也没有任何摄影作品参加国际摄影比赛,更没有在国内举办外国的摄影艺术展览,中外摄影交流陷于停顿状态。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百姓对祖国的祝福视频
新中国60年美术展献礼国庆
高端声音 更多
文化部部长蔡武:以文化新局面迎新中国六十华诞
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鼓励民间社会力量参与对外文化交流
大使谈60年文化交流故事 更多
华黎明大使访谈
文化交流:请进来vs走出去
小 知 识 更多
· 国庆阅兵式是不是每年都有?
· 第一面国旗是怎样诞生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由来
· 天干地支一甲子
往 期 回 顾
老照片 更多
 
|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联局
中国文化网网站承建: 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