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遗产>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藏戏

5、昌都藏戏

昌都藏戏,系西藏昌都地方剧种。19世纪末由七世帕巴拉倡导,四世西娃拉编创剧本,组织昌都强巴林寺朗珠扎仓的喇嘛模仿排演卫藏地区的藏戏,后因战火将寺院焚毁而停止活动。1919年十世帕巴拉自拉萨学经回来,又组织阿却扎仓喇嘛,以演过戏的原朗珠扎仓喇嘛为老师,人物角色表演不用面具,主要运用昌都锅庄、弦子、热巴和其他当地民间的。宗教的艺术表演形式,借鉴川剧的一些手法,发展创造出昌都戏独特的形式。其特点是:正戏开始时,先由一位白胡子、白眉毛的老者讲解剧情;表演不戴面具,以锅庄舞蹈动作为主,吸收其他舞蹈和跳神的表演姿式,形成了昌都戏的每一动作都有程式和固定名字的表演动作;演出时比较重视场面调度和较为细腻的人物心理刻画;较多地运用了道白,且口语、韵词念诵兼用;唱腔以锅庄音乐为基础,并吸收了昌都的山歌、牧歌、酒歌,没有帮腔伴唱;伴奏乐器以鼓钹为主,鼓与钹比卫藏藏戏用的大,另外增加有几种大小不同的锣,音色不同的鼓,还有云锣、叮铃、唢呐和一些宗教乐器,其编制基本同寺院乐队;一部分鼓钹点子和武打动作,还有戏衣、道具、旗帜和演出用装饰品借鉴于川剧和秦腔。四世西娃拉・嘎列强村编演了许多传统藏戏故事剧目,降若活佛编创了《拉鲁普雄》《索朗多》《释迦十二行传》等新剧目。

昌都藏戏运用的语言是康巴藏语方言区中昌都次方言。昌都戏形成较晚,发展缓慢,传播范围也狭小。

6、嘉绒藏戏

嘉绒藏戏,系四川马尔康地方嘉绒藏戏剧种,流行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理县、金川县一带。据《阿坝州藏戏志》记载:"在嘉绒地区,许多就学于西藏三大寺院(色拉、哲蚌、甘丹)的僧侣,学佛经之余目睹了西藏各大寺院的法舞和民间的藏戏排练以及献演活动……获得学位回阿坝后,便在本地寺庙排练西藏的拉萨藏戏,在当地演出。当时称拉萨藏戏为'阿支拉姆'或'达支拉姆',这是按拉萨语'阿吉拉姆'借用专有名词为普通名词的藏戏代名词,这在嘉绒地区已约定俗成,至今嘉绒地区还沿用这个名词。18世纪上半叶,马尔康地方松岗第八代土司为纪念清乾隆皇帝加封"宣慰司",在理县杂谷脑寺修建"扎西楞灵塔",为募集资金,请了从西藏派来的堪布为艺师,组织杂谷脑寺喇嘛学演西藏戏剧。三年后又为筹办他执政三周年举行庆典,特命部属支波柯巴布・泽让组织家乡三十六人戏班,编创了名为"嘉绒陆嘎尔"(意为嘉绒歌舞剧)《泽让兰州》,还在松岗土司官府建筑了高四层、宽十二米的戏台。这种嘉绒陆嘎尔戏还传到了马尔康县的梭磨堪脚寺、金川县的安宁广法寺。他们还编演了《猎人贡布多吉》和《阿涅格尔冬》等剧目。

7、德格藏戏

德格藏戏,系川藏交界处藏族德格地方剧种。德格,早在元代因八思巴赴京讲学途经这里时赐名"德格"而生产较大影响;后因18世纪几代德格土司创建,发展印经院,使之成为我国藏区三大古文化中心之一。15世纪博冬扎西森格和汤东杰布一起建立德格更庆寺,寺成不久,喇嘛们秉承汤东杰布志向,学着卫藏地区已开始流行的白面具藏戏演出方法,主要采用跳神"羌姆"的表演形式和手段,编演了《智美更登》,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出,发现效果不甚理想,就又编演了《诺桑王子》。17世纪中叶,第七代德格土司拉青・祥巴彭措把更庆寺确立为家庙"德格拉中",制定了"十套教法"和"十六条政法",被人们尊为德格第一代法王。他为了宣扬佛法,发展其势力,命家庙更庆寺僧徒组织戏剧演出,要求在念央勒经四十五天中,选出喇嘛四十人在下午排练戏名《哈热巴》(狮王的故事)、《诺桑王子》。藏历六月三十日,佛事活动结束。七月一日晨,寺僧众仪仗队行列自寺游行至柳林,演员随行,诵经祈福,祝风调雨顺,万事如意。之后,在柳林演《诺桑王子》,加演《甲羌》(《汉兵习武》)。七月二日演《狮王哈热巴》,此习相沿至今。以后还编演了舞蹈性小剧目《六长寿》。到1850年,因新龙布鲁曼起义击破德格土司军防,上司甲格玛被俘,德格戏也停止活动。但辛亥革命后又恢复了演出。48代土司阿加多吉僧格时,由更庆寺堪布桑登罗珠进一步将《哈热巴》《诺桑王子民智美更登》进行改编演出,当时土司内部争权,又逢灾年,认为演《智美更登》不吉利,遂即停演。从此形成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二日在德格县城郊林卡演出《哈热巴》和《诺桑王子》两剧。1945年龚垭、呷伦二寺同时派人去更庆寺学戏,由艺人腰格和仁青秋珠传授;同时更庆寺一些回乡喇嘛,把德格戏技艺也传到了金沙江西岸的穹达(今江达县)地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