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遗产>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藏戏

三、剧种种类

在中国戏剧理论界,历来把藏戏当作藏民族和藏族地区惟一的一个剧种对待。及至《中国戏曲志》西藏卷、四川卷、青海卷、甘肃卷陆编编纂竣工,以及青、甘、川、藏四省区藏戏研究者们的努力,藏戏剧种问题的研究才有所突破,其研讨进展的速度在新中国成立后是空彰的。藏戏剧种的真实面貌,由此而在戏剧理论界和藏学界获得了大体一致的共识。如1998年11月初审《中国戏曲志・四川卷》书稿时,确认四川除有德格藏戏和传自甘南的阿坝和色达多藏戏外,还将传自西藏的刃区藏戏确定为一个单独的康巴戏剧种。1989年5月《中国戏曲志・西藏卷》在西藏进行了终审,确认区内民族戏曲剧种有五个:藏族的的面具戏、蓝面具戏、昌都戏和传自四川的江达德格戏,还有一个门巴族的门巴戏。同年8月对《中国戏曲志・青海卷》初审时,确认青海有三个剧种:属于安多藏语文言区的黄南藏戏、华热藏戏和传自甘南的果洛藏戏。人们逐渐发现,中国戏曲中的藏戏实际上有一个包括不少剧种及其流派的系统。

1、白面具藏戏

白面具藏戏,系藏族戏曲母体剧种,历史最为悠久,流传十分广泛,藏语文称为"拉姆拔嘎布",是仙女白面具戏的意思。相传是汤东杰布为营造铁索桥募捐而组织"仙女七姐妹"班子进行演出从而形成的戏剧形式。它的起源和萌芽可追溯到藏族发祥时期,即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时代。这时期西藏土著先民们就创造了比较灿烂的苯教文化。从白面具藏戏传统剧目的故事内容和表演形式,至今仍可看到不少属于苯教文化的遗迹。公元6世纪以后,已进人奴隶制的藏族社会,鲁体民歌从民间进人宫廷,苯教"摇鼓作声"的图腾拟兽面具舞蹈也被吸收进民间综合性歌舞表演中,产生了由人戴白山羊皮面具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文成公主进藏以后,松赞干布以传人的汉族乐舞结合藏族的民间歌舞,训练十六名美女进行表演时,其舞蹈、歌唱和表演都开始有了一定的规范。到8世纪赤松德赞时建桑耶寺,在落成典礼上,莲花生将佛学教义和苯教祈神仪式及土风舞相结合,创建了一种类似内地古代摊舞的哑剧性跳神艺术。到11世纪,西藏卓地大庙会上,就有了"巫师多人,自在女二十八人,戴面具,手持兵器,另有长辫女击鼓,随之而舞"的明显具有戏剧性质的表演艺术。15世纪,藏族封建农奴制经济急剧发展,藏传佛教著名的云游高僧汤东杰布为募集造桥资金,利用吸收了已有的民族歌舞、说唱,包括宗教仪式和艺术,以及百艺杂技等等众多的表演形式,进行综合性的创造发展,编演佛本生故事和民间传说,逐渐创建形成了"拉姆拔嘎布"这样一种以羊皮面具歌舞表演故事的戏剧演出形式。到17世纪受到五世达赖的重视和扶持,进一步向前发展,成为以唱为主,唱、诵、舞、演、白、技等各有一套初步程式,而又与一部分生活化表演、民间歌舞、技艺等融为一体,很快产生了琼结宾顿巴、盘纳若捏嘎。雅隆扎西雪巴、尼木塔荣巴、吞巴伦珠岗、堆龙朗则娃六个著名的白面具藏戏班子,被规定为每年参加"哲蚌雪顿"演出的主要团体。其中发展形成了具有不同表演风格的古老质朴的宾顿巴,由白面具衍变为黄面具的扎西雪巴和向蓝面具藏戏过渡的尼木巴三个艺术流派,所演剧目主要是《诺桑王子》及其片断。

2、蓝面具藏戏

蓝面具藏戏,是藏族中心地区卫藏方言剧种。系传统最丰厚、艺术最发达、影响最大的藏族剧种,藏语文称为"拔温布",即蓝面具戏,汉语文一般称其为藏剧或藏戏。国内外一般人所说的藏戏主要就是指蓝面具藏戏。它直接由白面具藏戏发展而来。相传为汤东杰布晚年将山南宾顿巴白面具演出形式传回家乡日喀则昂仁迥・日吾齐寺后,逐渐形成的,并开始演出许多完整的大型正戏剧目。后来又发展出诸多民间的蓝白具戏班,并不断创编新的剧目。蓝面具藏戏积累了一批传统剧目,除"八大藏戏"外,如果将个别民间戏班编创和演出的剧目,如《若玛囊》《猎人贡布多吉》和《泽当琼琼》等也包括在内的话,总计有近二十个人小剧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