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欢庆 • 甲子华诞    |    回眸 • 文化交流    |    变迁 • 文化生活    |   使命 • 文化建设    |    影像 • 我的祖国
 
开放的中国用实力赢认同——外国人看中国60年发展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新中国成立60年,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6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无比的勇气和毅力,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一个个令世界瞩目的奇迹。

60年风雨兼程,60年迎头奋进。

如今的中国,经济充满活力,社会和谐稳定,综合实力日益强盛,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马来西亚前驻华大使马吉德、突尼斯前驻华大使哈迪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驻北京首席记者吉米、孟加拉国《今日新闻》报主编艾哈迈德、俄罗斯商人巴耶夫……他们的国籍、职业各不相同,但都关注着中国的发展,通过亲身经历,见证了中国的巨变。

 
来宾在观看世博会规划蓝图

“奇迹每天在你眼前出现”

蓝绿服装、自行车王国、外汇券、凭票购物……曾经,这些名词是外国人在描述中国时常用的词汇。而对于三四十年前的中国人来说,物质文化生活贫乏,大街上见到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就是个不大不小的新鲜事儿。

曾任荷兰《新鹿特丹商报》驻华记者的卢福阳在1989年去云南丽江旅游时,人们会盯着他看。购物时必须用外汇券,许多买卖人因为不认识外汇券而拒收,曾经令他无可奈何。乌克兰议会中国问题专家夏光在中国留学时见到的“中国人不分男女,大多都穿着蓝色或黑色的裤子,不太注重自己的外表打扮”。“中国老百姓看到外国人都跟看猴似的,经常围着指指点点”。

意大利《晚邮报》记者萨保罗1985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进行了两个月的短期交流。那时候和中国人聊天,他“觉得自己和中国人仿佛身处两个不同的世界”。“我聊的找工作、办公司、外出旅游、环游世界、各种各样赚钱的途径,中国人听得云遮雾罩,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这样的经历。”萨保罗回忆道。

1 2 3 4 下一页
 
百姓对祖国的祝福视频
新中国60年美术展献礼国庆
高端声音 更多
文化部部长蔡武:以文化新局面迎新中国六十华诞
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鼓励民间社会力量参与对外文化交流
大使谈60年文化交流故事 更多
华黎明大使访谈
文化交流:请进来vs走出去
小 知 识 更多
· 国庆阅兵式是不是每年都有?
· 第一面国旗是怎样诞生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由来
· 天干地支一甲子
往 期 回 顾
老照片 更多
 
|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联局
中国文化网网站承建: 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