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欢庆 • 甲子华诞    |    回眸 • 文化交流    |    变迁 • 文化生活    |   使命 • 文化建设    |    影像 • 我的祖国
 
在华外国人看中国巨变:改革开放多机遇 磁吸老外到神州

    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文明,以两位数飞速发展变化的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间,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各种肤色的外国人络绎不绝地来到中国。他们或短暂来华旅游,或长年在京工作学习,抑或选择在京城安家落户。30年间,作为一个在华的特殊群体,他们与中国人一道经历了中国的变与不变,而他们在华的衣、食、住、行的变迁,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巨变与成就。

    午夜时分,位于北京三里屯的一排排酒吧和夜总会仍闪烁着霓虹灯,狂欢者三五成群,令并不狭窄的街道显得有些拥挤。人群中,有中国人、也有美国人、欧洲人和澳大利亚人。而在30年前,这是一道不可能见到的风景。

    见惯不怪 国人不再好奇

    早在1981年来到中国的意大利人安德烈告诉本报记者,20多年前的中国给人的感觉是封闭的,外国人会被像外星人一样围着看。现在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已经比较接近一个正常公民的生活,人们不会再对你特别好奇了。

    安德烈形容,他在中国生活的2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在其它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经历的。”

    改革开放30年间,有着成千上万的像安德烈一样的外国人来到了中国,进行商贸活动以及参观旅游。根据中国官方统计,仅2006年一年,中国入出境外国人就已达到了4,424万人次,较2001年的2,239万人次增长了97.6%。这期间,中国每年仅邀请来华的海外专家就超过44万多人次,在华就业的外国人超过6万人,外国人每周在华投资额就达10亿美元。

    来华工作 已非“苦差事”

    据知情者介绍,以前很多西方国家派驻北京的外交官或商务代表都会得到额外补贴,因为在这里任职被认为是“苦差事”,甚至连卫生纸和方便面这样的简单日用品,很多人都要从香港扛过来。

    但现在,外交官们再也拿不到补贴了。外国人在京城的生活条件已大大改善。这座生机勃勃的大都市已拥有了未来式的玻璃建筑、品牌专卖店、大型超市、酒吧和供应各种美食的餐馆、数以百计的高档宾馆、快速高效的地铁以及挤满奥迪、奔驰的8车道马路。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正开始在华工作、投资、留学、旅游、讲学、学艺和居住,紧密地融入中国社会。

    视作桃源 “三非”老外增

    而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期稳定的政局,以及与欧美国家相比极低的生活成本,也对外国偷渡者充满了诱惑。近些年来,中国正成为一些外国人,尤其是来自第三世界国家国民心中的“世外桃源”。中国出入境管理部门的数据显示,仅2006年一年,中国就查获并遣返了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的“三非”老外1.6万人次。

    外界舆论认为,“三非”外国人近年在中国数量上升势头明显也从一个侧面间接反映出,中国对于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值得旅游的文明古国,更是一个充满着发展机遇的国家。

1 2 3 下一页
 
百姓对祖国的祝福视频
新中国60年美术展献礼国庆
高端声音 更多
文化部部长蔡武:以文化新局面迎新中国六十华诞
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鼓励民间社会力量参与对外文化交流
大使谈60年文化交流故事 更多
华黎明大使访谈
文化交流:请进来vs走出去
小 知 识 更多
· 国庆阅兵式是不是每年都有?
· 第一面国旗是怎样诞生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由来
· 天干地支一甲子
往 期 回 顾
老照片 更多
 
|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联局
中国文化网网站承建: 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