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民族与马头琴  
 
 

音乐种类

马头琴的传统曲目多从民歌中演化而来,可分为五类:

1、 原生民歌,如《朱色恋》、《八雅铃》;

2、 英雄史诗曲牌,如《奔马调》、《打仗调》;

3、 马步调,即表现马形象的曲调;

4、 从民歌发展而来的琴曲,如《荷银花》、《莫德烈》等;

5、 汉族古老曲调,如《普安咒》、《柳青娘》等。

草原音韵

酷爱音乐的蒙古族人民,十分喜爱马头琴,并把它看作是自己民族音乐文化的一种象征。他们认为马头琴是草原美与音乐艺术美完美的统一,它既有独具特色的草原风韵,又有民族音乐艺术的特色。只有马头琴那低回婉转的旋律,深沉激越的抒情色彩,才能最完美地表现出牧歌般生动的草原美。的确,游牧生产劳动创造了马头琴,古老的马头琴又为民族音乐增添了古色古香的艺术色彩。其感人之深,绝非其他乐器能媲美。也许是这个原故吧,蒙古人对自己民族乐器马头琴怀着一种近乎崇拜的感情,甚至被认为具有"回天之力"。因此,当草原上牲畜遭受疫病侵袭时,人们请来民间老艺人,在马头琴的伴奏下,演唱镇压恶魔的英雄史诗。据说,雄深苍劲的琴声和那气吞山河的古代英雄气概,如同人们所希望的那样,真的驱逐病魔,禳灾除祸,使安乐与祥和重新降临草原。

当骆驼产仔季节来临,有些母驼厌弃自己的驼羔,不让小驼羔吃奶时,人们也要请来马头琴手,在母驼面前奏上几支曲子。据说,如泣如诉的琴声,真的能使母骆驼低下头去,亲昵地呼唤自己的幼羔前来吃奶。这些古老而美丽的传说表明,我们的祖先赋予它的优美、欢畅、古色古香的章乐"天赋",是多么的感人至深,蒙古族人民是多么深情地爱着自己民族文化的结晶。

所以,草原上每诞生一把马头琴,都是一件大喜事。人们按照自己民族古老的习俗,为心爱的马头琴举行隆重的制成仪式,希望司乐的腾格里天神,将人间最优美的音色赋予这把新诞生的乐器。于是他们把新制成的马头琴摆放在蒙古包中央的桌子上,用幅圣洁的哈达覆盖起来,然后由特意请来的民间诗人揭去琴上的哈达,用奶食精华黄油涂抹琴身之后,代表主人和全体来宾,向马头琴鞠躬致敬,高高举起斟满奶酒的银碗,用右手的无名指沾上奶酒后与拇指并拢,向空中弹洒酒,行洒酒蒙神礼之后,高声朗诵祝词。赞美仪式结束后,接着便举行新琴初次试奏音乐会。于是人们又陶醉在马头琴那悠扬动听美妙声音中。

今天,经过我国马头琴大师们和制造民族乐器的能工巧匠们的共同研究与改进,扩大音箱,改换金属弦,改用木质板面,使音量增强,音域扩大。使这一具有浓浓民族特色的乐器,以精湛的技艺,优美的造型,独特的魅力,名扬四外。如今当马头琴作为蒙古族民族文化艺术的一种象征,已经登上我国和世界的艺术舞台。

 
上一页 1 2
 
精彩视频 更多
安代舞
艺术 更多
多姿多彩的蒙古族舞蹈艺术
蒙古民族与马头琴
习俗 更多
鄂尔多斯婚礼
摔跤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联局
中国文化网网站承建: 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