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文化人物    
     
       
白先勇:昆曲传承的“义工队长”

 
白先勇(资料图片)

自上世纪80年代,他就为推广昆剧做起了“义工”,在海内外推崇“昆曲之美”。自今年起,昆曲课程开始“常驻”北大。

传承昆曲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在他的“托钵化缘”下,得到了香港、台湾、澳门等各地人士的赞助,香港已经建立起牡丹亭文化基金会。在昆曲的普及以及创新上,他倾注了太多的心血,他对昆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见解也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白先勇的昆曲传承计划

“台湾老早在中央大学就有昆曲研究室,上世纪80年代就来内地做各种录像,总数达100多折,更有一批人几十年来一直在做昆曲推广,也形成了自己的‘台昆’。但都是内地的老师去教的,根基是在这里的。”白先勇道出了自己要来内地推广昆曲的真正初衷。

他说,20年前他就在美国和任何有机会的地方宣扬昆曲,试图确立它的世界性表演艺术的地位,但他从没想到自己“下海”制作昆曲。当时他看到内地昆曲绝迹的消息,心想糟了,这么好的文化没传承下来,但到上世纪80年代,又看到消息说那些七八十岁的老师傅又都跑回苏州去演昆曲了,心里特别激动。

1987年白先勇第一次回内地,经过39年之后又回到上海。当时复旦大学做讲座,听说上昆《长生殿》演到最后一天了,急忙去买票看戏,全程激动得不得了,他没想到这么了不得的文化居然浴火重生,文化的根还没有真的被全部挖掉。当时他就想,不能让昆曲这了不得的艺术消失,但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去做。

2003年,他在香港大学做昆曲艺术演讲时,刚好是苏州昆剧院的演员去做示范,由此他认识了苏昆一批演员。当时他就想,《牡丹亭》中的“柳梦梅”和“杜丽娘”都有了,青春版《牡丹亭》可以运作了。2003年,他开始担任苏昆的总制作人和艺术总监,用一年的时间筹备打造青春版。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第一场在台北演出,“台湾有最严格的观众,他们看昆曲看惯了,所有的好昆班都去过”。白先勇考虑后,希望由台湾带动内地对他们演出的关注。2005年,他们在启动校园巡回演出时得到北大的大力支持,并在内地各大学巡回演出5年,造成巨大影响。

让昆曲走进校园一直是他们的计划,白先勇说,昆曲没有年轻人喜欢就没有持续性了。北大拥有卓越的人文思想,是带有指标性意义的著名学府,而且本来就有教授昆曲艺术的传统,所以这次北大在学术上给昆曲一个新的定位,让他倍为珍视。届时,他们将邀请学者及昆曲大师现身说法,并由此培养一批昆曲研究和表演人才,真正为昆曲产业化传承打下根基。目前,这个昆曲传承计划初期是5年,从“学研”、“新知”、“推荐”三个方面入手,开设公选课,举办演出、展览、讲座等活动,激发更多学生了解昆曲、热爱昆曲。

白先勇认为,虽然昆曲的根基在内地,但要讲到它的传承,讲到创意经济,内地应该跟台湾的艺术同仁们好好学学。台湾拥有众多民间昆曲社,台大、师大等院校也都有昆曲社,当然都是这里的人士去那里几十年推动的原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