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网:那在国外,向西方人介绍中医的时候,是否会存在一些障碍?比如说语言问题,以及背后的文化内含?
曲黎敏:中医理论都是古文的,和外国人推中医,要经过一个转化的过程:要从文言文到现代文,从现代文到口语,从口语再到外语。但是,把它先口语化非常重要。我在贝宁的时候,那个黑人翻译特别好,他曾经在中国的春晚上和姜昆说过相声,能说地道的北京话。他翻译过去的时候,底下的观众反应就特强烈,都欢欣鼓舞的。如果让一个懂到中国民俗文化层面的人来翻译,就会好得很多,因为我首先就说的是大白话。
但我本身比较抗拒学外语,我觉得中国的汉字多写意啊。我希望外国人多学中文,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网:您觉得,除了翻译,我们在跨国际文化传播中,还存在什么问题?
曲黎敏: 中国文化讲究一个词,熏陶。我觉得熏陶特别重要。所谓熏陶,就是耳濡目染,慢慢的让外国人有兴趣。所以下一步,通俗化的书籍、影视作品一定要跟上。同时,在当地,也要不断有人引导他,这个动作讲什么,那个动作讲什么。比如一套功法像八段锦打下来,最起码能保证你知道人体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这样就懂得人体十二经脉怎么走了。
我在给法国人和贝宁人讲的时候,用了一种很简单的方式。比如我就跟他们说,食指上有大肠经,食指代表本能,凡是爱在食指上戴戒指的人,都有点宗教倾向。他们听了很感兴趣,还会跟我交流。我是从身体这个层面,用戴戒指的方式给他们讲,一下就讲清楚了。这样外国人会觉得,中国中医不是那种不可思议、神神秘秘的,他会觉得中医也很生活化,很实用,还很有意思。
中国文化网:这还是跟传播方式有关系。
曲黎敏: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任何传播方式都有一个很关键的点:谁在说、怎么说、说什么。你比如说,有些老教授,讲阴阳。天天说阴and阳。什么是阴,从来说不清楚。那你就换一种方式说嘛,把它生活化,然后他就会对阴阳感兴趣。
中国文化网:您既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吸收了西方的哲学思想,那您怎么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曲黎敏:我觉得,中西方看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我有一个西方学生和我说过,他奶奶也是中医,也开草药。但我觉得他把问题简单化了。重要的是,你是否是用阴阳五行的观点开的草药。你哪怕开西药,是用阴阳五行的思维方式去开的,那你也是开的中药,西药也不是西药了。如果你没用阴阳五行的方式开药,哪怕开一大堆中药,也是西医大夫。中医是要开方子,不是开草药。方子是一个组合,它就像画一幅画似的,画一幅画和把一堆草药放一起,这是两个概念。骨子里的观念要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