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文化人物    
     
       
“年度艺术家”张晓刚

从“八五新潮”开始至今,不论有没有钱,张晓刚始终坚持独立性,他觉得一个好的艺术家还要有独立精神,不依附于政治,也不依附于市场。

谁说金融危机以后张晓刚已被打入冷宫?确实,流拍的频率大大提高。在整个2009年度(自2009年1月2日至2009年12月13日止),张晓刚作品共有23次拍卖,5次流拍,但与此同时,其他18次成交拍卖中,成交价超过百万的8次。2009年5月29日,张晓刚2001年的作品《血缘大家庭》系列之一拍出252万美元,合人民币1680万元。而在此之前,金融风暴最猛烈的时候,2008年11月30日佳士得香港“亚洲当代艺术夜场”上,他的估价待询作品《血缘大家庭2号》更是以2642万港元成交。

遭遇寒流是肯定的,只是不至于崩盘。在世界知名艺术网站Artprice公布的2009年度当代艺术家拍卖价格500强名单中(拍卖价格参考时间为2008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张晓刚排名世界第七,中国排名仅次于曾梵志,仍然可以说是势头强劲。

金融海啸没有吞没张晓刚,2009年,张晓刚两次重要个展均引起美术界和媒体的极大关注,作品又在中国美术馆“新中国美术60年”大型展览中占得一席之地(这显然是官方对其肯定的一种标志),也正因此,2010年1月,《新京报》将该报评选出的“2009年度艺术家”称号颁给了张晓刚,也算是实至名归。

修正的历史与个人的记忆

2009年度张晓刚最受瞩目的动作,一定是9月26日下午在798艺术区的佩斯北京隆重亮相的新作个展《史记》。

现场人山人海,都是冲着张晓刚这位艺术大腕的名头去的。不再是《大家庭系列》中冷漠的大头照,《史记》系列和项羽刘邦无关,他用新的绘画语言所记录的,是他个人的生活史,同时,体现在张晓刚身上的点点滴滴,似乎又折射在许多有着共同经历和体验的中国普通人的人生长河中。

于是,个人的线索,也成为公共的线索。在他看似冷漠和冷静的画面背后,总有股暖流流过我们的心田,使我们将思绪拉回从前,看看这些年来,我们都在用一种怎么样的方式——活着。

《史记》和2008年张晓刚在纽约的佩斯画廊举办的“修正”艺术展有关。所谓“修正”的,是人的记忆。长期以来,张晓刚都因“记忆与历史”的复杂关系而陷入沉思,“有没有所谓的完全真实的历史?”在心中,他这样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最后,他终于有了自己的答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