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遗产>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藏戏

6、藏戏・山南琼结卡卓扎西宾顿

申报地区或单位:西藏自治区

白面具派藏戏琼结卡卓扎西宾顿据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西藏藏戏艺术的一个著名演出团队。琼结卡卓扎西宾顿主要演出剧目为《曲杰诺桑》。该团以独特的唱腔闻名于全藏,并且在藏戏演出过程中要表演一段名为《吉祥九重》的歌舞,这在其他藏戏演出中是没有的。

另外,该团的演员均为男性,女性角色也由男性扮演,这也是其主要特征之一。

7、藏戏・黄南藏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

黄南藏戏是青海黄南地区藏族戏曲剧种,在19-20世纪中期,流布区域曾经覆盖了黄南藏族自治州以及相邻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的部分地区,目前主要流行于黄南地区。

黄南藏戏属于安多语系藏戏的一个重要支系,它的发展经历了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的说唱阶段;1740-1794年夏日仓三世时期三人表演的形成阶段;1854-1946年吉先甲时期的成熟阶段;1910-1973年多吉甲时期的兴盛发展阶段;1980年以来的提高革新阶段。

黄南藏戏有如下特点:

①、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民间和寺院藏戏队,始终与社会民众保持着密切联系。

②、音乐方面保留了宗教音乐的成分,也吸收了当地民歌、舞蹈音乐等素材。

③、演出剧目除八大传统藏戏外,还有《格萨尔王传》、《国王官却帮》等其他藏区没有的剧目。

④、保留了《公保多吉听法》这出古老而珍贵的原始戏剧形态的仪式剧。

⑤、即兴表演独具特色。这些即兴表演,既表现了编剧、演员高超的艺术水平,又对抨击时弊、净化社会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⑥、历代黄南藏戏艺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各种行当及成套的表演程式,手式指法、身段步法和人物造型,吸收黄南寺院壁画人物形态,融入寺院宗教舞蹈、民间舞蹈及藏族生活素材动作等,形成本剧种独有的艺术风格。

20世纪80年代以后,青海藏剧团在黄南成立,创作演出了《意乐仙女》、《藏王的使者》、《金色的黎明》等优秀剧目,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新的剧目为黄南藏戏带来了新的活力,如《意乐仙女》的伴奏,既有六弦等藏族传统乐器,又加入以民乐为主的大型现代混合乐队,在形成间奏的气氛音乐的同时,可以直接为唱腔伴奏,改变了西藏藏戏用一鼓一钹只为舞蹈和表演动作压节奏,很少为唱腔伴奏的状况。改进后的黄南藏戏布景和舞台美术富丽堂皇,神奇秀逸,令人耳目一新。

近几年来,受现代文化的冲击,黄南藏戏也面临失传危机,剧团减少,艺人老化,演出范围缩小,抢救势在必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