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遗产>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藏戏

迥巴藏戏最早是以藏戏《顿月顿珠》而受到第十三世达赖时期的拉萨市民欢迎的。担任迥巴藏戏的34年戏师额仁巴贡嘎是迥巴藏戏戏师的杰出代表。

迥巴藏戏里成立最早,参加雪顿节会演却很晚。据说开始他们每年只去日喀则给班禅演出,到十三世达赖时,因达赖的一个亲信侍从喜欢迥巴而将他们介绍给拉萨观众。上演的第一个藏戏《顿月顿珠》,就受到好评,这一年西藏地方政府管藏戏会演的"孜恰列空",奖给他们的戏师额仁巴贡嘎一个镶有金子的太阳和月亮的温已面具,并给演顿珠的演员旺久奖了一对金耳环。从此以后迎巴以《顿月顿珠》参加每年的会演,名字也被人们叫成"迥・顿月顿珠"。

他们演出的传统剧目还有《智美更登》、《朗萨姑娘》、《卓娃桑姆》。

迥巴藏戏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在藏戏中穿插当地的六弦弹唱舞蹈和酒歌比较多。特别是六弦弹唱在"堆"地区十分流行,小孩还没六弦琴高,就已经会自如地弹唱了。有些艺人弹、唱、舞的技艺很高,有如敦煌壁画中的伎乐飞天一样,六弦举到头顶上、肩背后,都能弹跳自如。

迥巴藏戏吸收融化了当地传统的群众性文化艺术的营养,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特色,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爱和欢迎。它在日喀则"堆"地区,即拉孜、定日、昂仁到阿里一带,流行传播较广,像拉孜县,就有拉孜区、彭措林区和雪格等地方,有一个或几个迎巴派藏戏团体。西藏和平解放前,拉孜艺人和日吾齐艺人一起组成迥巴藏戏团去拉萨支雪顿节戏差。

迥巴藏戏的表演、唱腔艺术在藏族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名望,它的风格特点鲜明,表演精彩绝伦,既开创了新颖华丽的蓝面具藏戏风格,又保持了藏族最为古老的发声法,以及宗教祭祀与古老杂技糅合为一体的表演。

3、藏戏・日喀则南木林湘巴

申报地区或单位:西藏自治区

藏南木林县湘巴藏戏具有700多年历史,是藏戏蓝面具派的四大流派之一。它起源于十八世纪末,七世达赖时期。八世班禅、九世班禅对湘巴较为重视,扶持了一段时间,逐渐壮大,自成一派。主要流行于南木林县的多确、卡则、琼、山巴等地。解放前夕的戏师根角,才艺出众,乐观调皮,谙熟剧本,他是八世班禅选定的戏师,在湘巴藏戏史上影响最大。

早先湘巴藏戏不去拉萨支差,有一年迥巴藏剧团去拉萨支差参加雪顿节,过雅鲁藏布江时翻船,死了不少艺人,剩下少数日吾齐艺人,到南木林找了一些湘巴艺人去了拉萨会演。以后湘巴影响大起来,规定了《文成公主与尼泊尔公主》和《直美滚顿》轮换去拉萨演出。湘巴藏戏整个风格特点较接近于江嘎尔,现在艺人多数已经去世。

湘巴藏戏经过一代又一代艺人的创新完善,不断吸收融汇新的富有时代特征和气息的内容,赋予了它新的时代生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曲调。其唱腔高亢嘹亮,粗犷豪放,表演入神、细腻,别有一番韵味。整个剧目象征着香河流域人民勤劳勇敢、奋发向上、战天斗地的精神,象征着群众对美好生活和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湘巴藏戏在民间广为流传,在历年的拉萨雪顿节上都能以其独特的风韵赢得观众的好评和喜爱。

湘巴藏戏保留了《文成公主》、《赤美贡旦》、《朗萨文波》等传统剧目,成为在当地各种节庆活动中必演的文艺节目,深受当地群众和国内外游客的喜爱。最近,日喀则地区把南木林县多角乡命名为"湘巴藏戏艺术之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