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欢庆 • 甲子华诞    |    回眸 • 文化交流    |    变迁 • 文化生活    |   使命 • 文化建设    |    影像 • 我的祖国
 
见证历史巨变——听“中国通”们讲述中国故事

对外国人的条条框框

当时,只有少数外国人允许住在中国,来自西方国家的就更是少之又少。吉米回忆道:那些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被“隔离”起来,根据不同级别分配不同档次的房子。例如:外国学生住留学生宿舍,外籍专家被安置在友谊宾馆的公寓里,驻华外交官被分配到指定的外交公寓。直至2003年,中国政府才废除了限制外国人居住区域的规定。

“在那个年代,中国人与外国人交朋友是要承担风险的。如果你与外国人走得很近,你可能会被当作特务或被指控泄漏机密从而被工作单位、上级或者是警察抓起来。直至20世纪七十年代,与外国人通婚还被视为社会禁忌。我与我的中国朋友们在那个时代结下的友谊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吉米继续说到:“当时只有两家医院对外国人开放。除了观看样板戏,革命主题的电影,就没有任何其它形式的文娱活动。”

新华社的一篇报道中曾指出(三年前此篇报道被再次刊登在《中国日报》 上):直至80年代中期,在北京居住的外国人的活动范围还被限制在天安门周围方圆20公里。那里随处可见路障和标有“无通行证的外国人不得通行”的警示牌。此篇文章附有1976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郝克明 (James Harkness)的一张照片和他当时接受采访时说的一段话“中国当时是一个孤立、神秘的国家。直至90年代,‘被限制自由’的感觉才逐渐消退。”北京于1995年正式向外国游客开放。2004年“绿卡”制度诞生。

重新站在世界舞台

江似虹(Tess Johnston)曾作为美国总领事馆的一名工作人员于1981年首次踏上中国这片土地。由于冷战的余波还未褪去,美驻华领事馆在此之前关闭了30年。它的重新开放象征着中国又一次回到世界舞台。江似虹说她深爱着这个国家。1996年退休后,她以历史学家和作家的身份定居上海。

她回忆到:“那时候的中国几乎没有外国人,没有小轿车,没有糟糕的交通状况,没有1937年以前的高层建筑。所有的建筑物看起来都很破旧,但每栋建筑里总是挤满了人。每个人都穿相似款式的衣服,女人们从来不化妆。这里没有光辉和浮华。”

“上海夏天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最鲜活的印象,人们一个个横躺在马路上睡觉。他们虽然有房子住,但是没有空调,热得大家都跑到了马路上。这里没有贫富之分,大家都是一样的。”

“你随处可见小作坊及它们排出的工业、煤污染,但噪音污染很少。外国人可以在友谊商店里买日常用品,买得其他的东西都是用麻袋装的。水果的品种也很有限,除了苹果就没什么了。”

当时,外国人不能用现金买东西,而只能用一种叫做外汇券的准货币消费。

旧上海除市中心地带,其它地区的发展速度都很慢。而现在上海的城市化进程异常迅猛。北京的胡同和上海的石库门渐渐的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中国已经失去了她独有的特色。那时候,当你身在这片土地上的时候,你有种强烈的感觉,你是身在中国而不是世界上其它任何国家,而现在到处都是摩天大楼,区别不大了。”

“当时,在中国的外国人是一个小社团,大家互相认识,外国人与中国人之间也有明显的界线。如今,这种界线已经很模糊了,真正把大家分开的是社会阶级和经济实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百姓对祖国的祝福视频
新中国60年美术展献礼国庆
高端声音 更多
文化部部长蔡武:以文化新局面迎新中国六十华诞
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鼓励民间社会力量参与对外文化交流
大使谈60年文化交流故事 更多
华黎明大使访谈
文化交流:请进来vs走出去
小 知 识 更多
· 国庆阅兵式是不是每年都有?
· 第一面国旗是怎样诞生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由来
· 天干地支一甲子
往 期 回 顾
老照片 更多
 
|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联局
中国文化网网站承建: 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