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 文   |   英文   |   文化网首页   |
 
 
单霁翔:中国应尽快甄别和抢救濒危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的重要价值在中国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始建于1936年的沈阳冶炼厂最终没能避免被拆除的命运,至今仍让不少专家扼腕叹息。”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15日上午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现场会”会上指出,“当前应尽快甄别和抢救濒危工业遗产,以便采取措施降低其继续破坏的风险。”

“全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现场会”15日上午在上海博物馆开幕,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屠光绍出席会议并致词,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会上做了《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的主旨报告。在报告中,单霁翔局长首先指出,自2006年无锡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召开后,中国全面拉开了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序幕。在各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近3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各地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新发现了一批重要的工业遗产。

“各地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新发现了一批重要的工业遗产。江西省景德镇发现了‘7501’主席用瓷生产车间及窑炉旧址、井冈山市在拿山乡贵溪村彭家组发现的一座1958年大跃进时代炼铁土高炉,上海新发现黄金荣建新昌仓库、上海四方锅炉厂等200多处工业遗产,这些工业遗产特点突出,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单霁翔局长在报告中说, “但我国工业遗产保护还面临着几个主要问题,首先是工业遗产的重要价值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其次是工业自身发展规律导致不少工业遗产面临遗弃和毁坏,另外是掠夺式开发加速了工业遗产的消亡。”

“始建于1936年的沈阳冶炼厂最终没能避免被拆除的命运,至今仍让不少专家扼腕叹息。”单霁翔局长痛心地指出,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农业社会时代那些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存,譬如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等作为文化遗产悉心加以保护。人们普遍认为工业场所只是生产加工和劳动就业的地方,而被废弃或即将停产的工业场所更是代表着过时和落后,难以想象它们应作为文化遗产而列入保护之列。

“更有一些城市决策者认为从生产领域淘汰下来的内容是废弃物,既形象丑陋,又曾有过噪音、粉尘、有害气体等污染,是城市以及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包袱和障碍,应将它们彻底拆除清理,代之以新的开发项目。”单霁翔局长举例说,始建于1936年的沈阳冶炼厂最终没能避免被拆除的命运,至今仍让不少专家扼腕叹息,而当初美好的改造设想只能在效果图上实现,成为永久的遗憾。武汉江岸车辆厂最后一辆蒸汽机车“上游1251”,以废铁53吨、废铜0.5吨计算,经过竞标,最后以12.83万元成交。中标的废品回收公司为拆卸机车,动用一班工人花费一个星期,最终以亏损几百元的代价拆除了这一工业遗产。同样的一幕2007年在重庆再次上演。綦江县松藻矿区的“上游0329”、“上游1148”、“上游1197” 3辆蒸汽机车下岗后被当作废铁以40万元卖给了物资回收公司。

“中国应该建立起工业遗产清单,并根据其价值及时将其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逐渐形成一个以全国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骨干的各个时期和各种工业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单霁翔局长指出,2009年4月,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的通知》,正式开始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通知》对工业遗产的申报做了专门强调。

“当前应尽快甄别和抢救濒危工业遗产,以便采取措施降低其继续破坏的风险。”单霁翔局长提出,要加强工业遗产的普查、认定、记录与研究,提高全社会对工业遗产认知水平和重视程度的过程;尽快开展工业遗产保护相关法规、规章的制定工作,使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业遗产通过法律手段得到强有力的保护;对已面临危险的工业遗产,应迅速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制定相应的保护修缮以及合理利用的方案。单霁翔强调,必须注意到近现代工业遗产所用材料相对于历经风雨的古代文化遗产,往往性能寿命更短,老化的速度更快。没有适当的保护措施,体现工业遗产重要价值的一些因素就得不到妥善的保护。

“要使全社会的每一个人都了解保护工业遗产的意义,教育部肩负着重要责任。应将有关内容纳入教学计划,针对中小学校教育为学生编写具体教材,组织工业遗产参观学习活动,传播关于工业历史和保护工业遗产的知识。高等教育则应开设关于工业遗产保护方法、理论和历史方面专业教育的课程。”单霁翔局长提到,工业遗产保护对于我国而言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新课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经济社会结构正在发生着历史性变化。在这一迅速转型和激烈变化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我们共同承担起工业遗产保护的历史责任,研究探索中国特色工业遗产保护之路,像重视古代文化遗产保护那样,为了明天,保护好今天。

“全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现场会”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承办。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余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在论坛上开展交流,同时对上海的杨树浦水厂、工部局宰牲厂等工业遗产进行考察。

编辑:王楠

  视听 更多

  观点 更多
地震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深度报道 更多

|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联局
中国文化网网站承建: 中国日报网